《识字2树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8-09-09 11:39:50)分类: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
识字2 树之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背诵全文。
3.通过看图和读儿歌,初步认识树木的样子,了解这些树木的外形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识记生字字形并正确书写。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引入新知
1.课件出示几种常见树木的图片,如杨树、枫树、梧桐树、桂花树等。
(1)指名学生说一说认识图片上的哪些树木。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树名。
2.看图,说说每种树的外形特点。
(1)与同桌合作,说给同桌听。
(2)几人一组,说给小组伙伴听。
(如:杨树长得直而高,树叶大而茂密。枫树的叶子是互生的,秋季的时候叶子会变红。梧桐树长得高高壮壮的,树叶像手掌。)
二、初读儿歌,合作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圈出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分组合作学习生字。
(1)互相当小老师提醒字音。
“桐、掌、枫、松、装、疆”都是后鼻音。
“桦、化”同音,是三拼音节,拼读时不能丢掉中间的介音。
“梧、银”是整体认读音节,要直接发音。
“耐”的声母是n,是鼻音。
(2)拼读音节,正字音。
(3)读词语,掌握生字。
4.进行“识字比赛”,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5.教师指导记字形。
(1)自学生字,指名说出这些生字的共同点。
(“杨、梧、桐、枫、松、柏、桦、棉、杉、桂”都是木字旁,起到表义作用。)
(2)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木+风=枫木+同=桐木+白=柏
熟字换偏旁:场——杨洞——桐娃——桂
比较法:壮-装,“壮”字下面加上“衣”,就是“装”。
(3)组词记生字。指名学生读生字,组成词,来理解字义。
小结:这节课学习的生字中,大多数都是木字旁。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形旁都是木字旁,表义,表示出类别,声旁大部分都起表音作用。
三、再读儿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读儿歌,将儿歌读通读顺。
2.想一想下列问题。
(1)儿歌中提到了哪些树木?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2)这些树木都有什么特点?
(3)说一说儿歌有什么特点。
3.分组读儿歌,比赛读儿歌。
4.全班齐读儿歌。
5.儿歌中提到的树木,分别是
。
前一篇:《识字1场景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后一篇:《识字2树之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