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最近几年非常火。其实,它不是什么特别新的技术,关键是它上了‘智能制造’这条船。
3D打印为什么能上智能制造的船呢?换个角度看可能更清楚:它与数控机床有什么区别?加工复杂的零件时,数控机床需要对工艺过程进行编程。但对3D打印机来说,只要有了数字化模型,就可以直接把零件打印出来,省下了人的编程活动。所以看起来更智能。这种做法能够做出更高级的零件、更好地做出零件。零件越是复杂,它的优势就越是大。
什么是高级的零件呢?外表看是复杂的零件,向内看则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零件。举一个例子:泡沫材料重量轻、性能好,适合用到很高级的地方去。有一次我在科学院开会,见到有一种智能化的设计方法,能够通过计算机,设计出超出人类想象能力的、用泡沫材料做的零件。我想,如果把智能设计、泡沫材料和3D打印结合在一起,前景将是非常光明的。看好这类技术的原因是:这样生产的产品可能是难以替代甚至是无可代替的。当然,3D打印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材料的强度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能解决,“无可代替”的市场空间就会很大。我猜想,对于这个问题,或许3D打印与纳米技术有什么交叉点。从与数控机床进行技术竞争的角度看,打印精度低不是致命的缺陷;某些问题可以通过两者的结合来解决。
什么叫做更好地做零件呢?我想大概有两层含义:首先是速度更快,毕竟省下了工艺编程的时间。其次,避免人工编程时可能出现的错误。零件越复杂,这两个优势就越明显。对于普通零件,这两个优势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3D打印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材料使用效率。在我看来,这些问题不是目前考虑的主要问题。伟大的技术多数是从功能突破入手的,使之具有难以替代的功能。技术生命周期前半段工作的重点,是强化技术的功能;降成本一般是技术生命周期后期的工作重点——这个观点不是我的,是从技术哲学家那里学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