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卷有感
闭鹏姬
“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改写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这是2020年秋期九年级期末考试的作文题目。这个题目出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大多师生感到意外,是因为平时没有重视也没有训练过“改写”。但这个作文题目出得并不突兀,它深入文本,出得合理巧妙。九年级上册六个单元,除去议论文写作和诗歌仿写,剩下的“改写”是最适合测试的了。改写《湖心亭看雪》,既能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的程度,又能检测学生的写作创造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评卷虽结束,但思考仍在继续。为促进日后的教学,我结合老师们的反馈,把此次评卷的所见所思记录如下:
一、作文亮点
此次期考作文,不少学生字迹工整美观,文笔优美。一些学生能通过改变文体、语体,运用细腻传神的语言进行再创作。也有极少数学生会转变叙述视角,灵活运用倒叙、插叙和多种表达方式来改写,虽然这样的学生仅占1%,但仍让我们感到惊喜。
另外不少学生能忠实原著,能生动描绘出西湖雪景的迷蒙苍茫,细致刻画人物的言行举止,并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作者遗世独立的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怀。
二、存在问题
1、审题错误
学生审题不认真,没有注意题目要求,没有用第一人称改写,行文中出现人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少数学生连题目都是自己命题,这说明他们不会审题,或者说根本没看清作文题目要求。
2、内容离题
作文题目是《湖心亭看雪》,但不少学生所写内容与题目要求不符,和原著无关,甚至整篇文章都是在写另一件事,没有体现原著的痴景、痴人和痴情。许多学生不清楚改写的要求,内容虽是写湖心亭看雪,但没有尊重原著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意境氛围,改得面目全非,出现“戏说”的现象。
由于学生对原文的研读不够深入,改写时仅能点到觅到知己或闲情雅趣的主题,鲜有学生能上升到超然脱俗、遗世独立的冰雪之格或故国之思的层面。
3、文体不明
许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改写,直接写翻译,或者直接抄写原文,他们并没有理解“改写”的内涵,更没有掌握改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因而乱写一通,凑凑字数而已。在主题内容,人物情感等已限定的背景下,能够转变叙述视角、灵活运用记叙顺序和表达方式来改写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多数学生只是简单翻译原文,或是在翻译的基础上粗糙古板地加工,因此出彩的作文并不多。
4、功底薄弱
有部分同学作文功底浅薄,体现在文理不清,结构不完整;语言贫乏,表达不清;书写潦草,文面脏乱等。
此次期末评卷,我试评了50份,初评了370份,能打上48分以上的卷子寥寥无几。这次评卷给我体会最深的便是:应研读文本!深入文本!
这次期未作文难度大吗?假如平时的教学不注意研读文本,写作时肯定感到很艰难。如果平时已重视文本,落实好每一个单元的作文教学,那么学生对此类作文题就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这“改写”的作文要求就清清楚楚标志在第六单元的写作训练中啊!试问,我们认真去阅读圈划了吗?我们扎实指导学生训练了吗?
我们总是重视那些重要课文的教学,对单元作文训练熟视无睹,平时我们把它晾在一边,如今它也把我们凉在一边!
 
重视读写结合,认真研读课本,深入解读文本,用心落实写作训练,扎实指导学生修改升格作文,这是日后我们教师应注重的啊!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