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方言:抠三儿
(2018-04-16 06:02:26)分类: 文史 |
抠三儿:是洛阳土话儿,小气、吝啬呗,可为啥这样组合呢?似乎都懂可似乎又都不明白。
抠:1.用手指或细小的东西挖。2.向狭窄的方面探求、探究。 3.雕刻(花纹)。 4.吝啬。
三儿:民间有说法:老大傻老二精老三滑…大家都把老三娃子叫:三尖子,就是说他奸猾,不想干活还要多吃多占。
传统习惯:老大乃长子,从小已经灌输多干活儿,带弟弟、妹妹,父母都有意识的“树大旗”,当大哥的都要担当,民间有:长兄如父吗。“吃亏”乃必然。有了大哥的榜样,老二也得像模像样啦。当老三出现后,家长就顾不上啦,赚钱是关键,但家务活已经开始由老大担任,老二也会协助,一般哥俩不会去麻烦老三,因为他小,也干不了啥。很自然的就形成了老三可以撒娇,不想干活,哥哥们也不会与他较劲。自然与他自己的“懒惰”慢慢的大家都感觉老三的“奸猾”是天生的。小气、懒惰,不敢担当啥不好的东西都是老三啦,就连公园的猴子,洛阳人都叫:猴三,一面儿精。
一家人的和谐,弟兄们的团结在于大哥的担当,不在乎“吃亏”是爹妈从小培养的,传统的熏陶,长兄说一不二,没人敢犯犟…当然,这个是民间的德育方式。家家都有一般难念的“经”,也有哥哥很差劲的、弟弟很大气的,这就看个人素养啦,都不是绝对的…
生活中我们观察:家中老三相对在奉献上面“弱”一点,哥哥们也不会也不该与三弟较劲,毕竟是一母同袍。妯娌们的进入,弟兄们可能会在分担上有点分歧,这也正常,因为都长大了,多少都有点私心,这也不能全赖媳妇们…
“一分钱掉地下,都想粘四两土”,这是对小气、抠三的最好解析,喜欢占便宜,不花钱、不出力的事可以参与,出钱的事溜之大吉,这种人时间长了难以伪装,会被看不起的,所以“抠三儿”的名号会被戴在头上…
工作中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同事,那怕一张纸,他都要分一份,出现问题,立刻把自己择的干干净净。还有明着耍赖、耍“抠”,最后还要赖社会、自圆其说:“现在都这样,谁也不傻…”传统的包容、奉献在这些人上一丝也看不到闪光点啦…
抠三儿、小气、吝啬之人,实际过得也不幸福,狭隘的心态,总感觉吃亏,他或她一辈子都不会开心的…这不是报应,是“怕吃亏”心态的自我压迫…
(文稿由网友“洛阳车人”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