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洛阳方言:翻瓦

(2018-03-31 10:00:16)
分类: 文史

翻瓦:是洛阳话,外地人也懂,是检修小青瓦房子的一种工艺,过去洛阳城内瓦房居多而且一般都使用小青瓦,年代久远了,尘土、枯枝碎叶和长在瓦楞里面的杂草,堵塞了瓦沟。或者瓦片碎裂了,房顶漏雨,需要修整更换,不然就没法住人。溜下小瓦,去除瓦下的“碱土”,更换腐朽的檩条、椽子、加新苫子重新用黄泥土加麦秸铺设,墙不拆但需要修补。

 

翻瓦匠多为三五个人一伙,分工细致,人人争先,进度往往出人意料,他们必须抢在天黑之前完成所有工作。两人在房顶翻瓦,一人站在房檐边接,下面的就把瓦摆放整齐,另外根据更换情况,去砖瓦窑买瓦。待一座房顶瓦梁全部露出来,用扫帚清除掉杂物,再开始重新使用簿子、黄泥盖瓦,洛阳人叫:撒瓦。

 

盖好后,还要把瓦楞、屋檐重做,稍微讲究些的人家还要求翻瓦匠在瓦脊两头刻莲花、龙头。大户豪宅更在瓦上塑些神话传说人物,这就不是翻瓦匠能够胜任的了。瓦匠以石灰加剁断的麻筋作粘合剂,来处理房檐、枧水槽的缝口,比较坚固,一般一个晚上就干了。

 

翻瓦匠苦干一整天,主人一般要免费供应茶水、香烟,中午晚上两顿饭,然后再结算费用。工价一般按房子的面积以及补的新瓦数量计算,泾渭分明,清白明晰。

 

在洛阳有一句俗语:撒瓦没儿肉,下雨光漏。这是个非常要命的俗语,一旦主家小气不给肉和酒,泥瓦匠会捣鬼的。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我家临街屋漏雨,父亲请来了乡下的“泥瓦匠”翻瓦这间老房。奶奶苦日子过惯了,感觉有顿饭吃就行了,加上那个年代大家都穷,做的“杂烩菜”没肉,匠人不悦,但并未发声。第二年的七、八月份,问题来了,大雨问题不大,但“连阴雨”可就麻烦啦,多处漏雨。这个因匠人吃饭缺肉的临街房寿命没几年就被全部拆了重新盖啦。教训非常深刻。后几年我家盖新房,奶奶过世,父、母亲当家就吸取了往年的教训,让匠人吃好喝好,确保房屋质量。


(文稿由网友“洛阳车人”撰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