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洛阳方言:墩儿

(2018-03-30 10:57:04)
分类: 文史

“老师您辛苦啦,我给你搬个墩儿吧…。”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在老城某小学的笑话,老师授课辛苦,学生看着心疼,搬个凳子或椅子请老师坐下,这是对师长的爱,挺好的行为因不会说普通话,搞成了“两搅惨儿”、“半自动”让全班同学笑岔了气。

 

人家讲普通话的人不怎么说“墩儿”,坐具:凳子、椅子就完了,哪像洛阳人还说“墩儿”,人家使用“小”来区别:小凳子、小板凳。

 

墩:是土字旁,肯定是先有土墩引发的这个字,后延伸为:石头墩、木头墩子,有的时候也用作量词:丛生或合在一起的植物也是这个字,卖菜小贩不上称,直接“搓墩儿”,便宜呗,不值顾上称啦。

 

上面同学说的“墩儿”,她要表达的是凳子,年龄小、区分不清,故在发音和区别上闹了笑话,当然,其他孩子发笑的是她的“两搅惨儿”味儿说话。实际大家都还不懂坐具的区别,洛阳在论坐具区分上还得从小往大了排序。

墩儿:小凳子,在老城或瀍河区,一般家庭吃饭都是小桌子、小凳子,或旧石磨盘搭个桌子,但小凳子还是有的。我们早餐喜欢喝汤,大部分店家还是小桌子、小板凳,洛阳人就把这些小凳子叫:墩儿。在乡村有些家就用截断的木头当凳子,也叫:木头墩儿。

 

凳子:四条腿托一个板儿,一般正方形的居多,配八仙桌子待客使用或托起床板的那个长条形叫:长板凳。

 

椅子:是在凳子的基础上加了靠背,这个大家都懂,殷实、讲究的家庭有:太师椅、圈椅,雕刻比较复杂,一般家庭还是方形椅子多。


如果在洛阳听人说:搬个墩儿吧…就是他要小凳子的意思…


(文稿由网友“洛阳车人”撰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