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析颇多儿化音的“洛阳方言”

(2018-02-28 15:33:52)
分类: 文史

同样是一个音,但却不同字,意思还相差甚远,这在洛阳人说话里很常见,如果不是当地人很难区分内涵。

 

比如:中药,钥匙,药、钥二字本来是同音yao,洛阳人发的却都是“哟”音,一声,在念数字的“一”时,也是“哟”四声,后边字二是“俩”。

 

灯泡,球拍儿,上坡儿下坡儿,“泡、拍、坡”三个字在普通话里压根就不挨着,发音相差很大,但洛阳人却能把这仨字拧在一起发一个音,且拼音都很难打出来。对了,还有婆婆儿(外婆),“菜盘儿”(盘子)。

 

洛阳人把厕所叫“后茅子”,这与“帽子”发音基本相同,为了区分,就把“帽”儿化,礼帽儿,帽壳儿,螺丝帽儿。

 

“烟袋锅儿”说的是过去抽旱烟的工具,可这个“锅儿”与当“官儿”字同音,真正的“锅”却不加儿化音,就是铁锅、炒菜锅,钢精锅。豫东来的修锅人,却在洛阳老城吆喝出了:修理钢精锅儿,加了儿化,但他更换“钢精锅底”的吆喝却不加“儿”音,又与洛阳不一样啦…洛阳人说“换锅底儿”,锅底儿烧黑儿啦,烧了个窟窿儿…

 

做饭:洛阳人说“搊zou饭”,做生意说:搊生意,裁缝叫搊衣裳,这事儿商量通了叫:搊那儿。这与打人的“揍”同音,在洛阳打架从不会说“揍他”,而是:打他、弄他,整他,,拤qia他脖子、搦nuo他…

 

磨盘:两个有齿的圆形石板组成,单独的就叫“磨扇儿”,猪被杀后要吃肉,劈开就成了“两扇儿”,可“芭蕉扇儿”、“电风扇儿”也是“扇儿”啊…有点乱了吧,这是一个字也同一个音,说的却不是相同的东西。

 

装小物品的“盒子”这是普通话,在洛阳就是“盒儿”,纸盒儿,木盒儿,点心盒儿,首饰盒儿。大的是箱子啦。“盒儿”与“孩儿”同音,男孩儿、女孩儿。怎么办呀?似乎也能有办法区分,男孩叫:娃子,女孩叫:闺女。

 

豆腐脑:在洛阳说“豆腐脑儿”,这个“脑儿”与洛阳人指谁语言差、说话笨的“木讷儿”的“讷儿”发音相同,这样木讷的人,邻居直接就给起了绰号“磕讷儿”,结巴、木讷两个意思的组合,看看这人够可怜的啊,如果是当今,娶媳妇都有点难…当然啦,“啥啥对绿豆儿”,看上了,也行,凑和着过呗。

 

洛阳人爱吃“捞面条儿”,其中“蒜捞面”最受青睐,蒜泥需要“蒜臼儿”,这个“臼儿”与睡觉的“觉儿”,干活用力的“使劲儿”,瞎瓜乱毛捣人的叫“死鬼劲儿”,化妆需要看镜子叫“照镜儿”… 臼儿,觉儿,劲儿,镜儿竟然在洛阳同音。

 

影壁墙叫“照壁墙儿”,前天叫“前意儿”,买东西叫“花钱儿”,邻居叫“隔儿墙儿”。墙儿,前意儿,花钱儿都是一个音,恰恰真正的墙与普通话一样,山墙、后檐墙、墙根脚(地基)基本不乱。老城两座古桥,大的叫:大石桥qiao,小的在护城河上的叫:小石桥儿。这个“桥儿”,竟然与花钱儿,照壁墙儿啥的那几个同音。

 

洛阳话儿需要解析的太多了,今天就到这里吧。俗话说:入乡随俗,来洛阳工作的外地人,没几年功夫很难听懂洛阳人说话真正的含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