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方言:瓦盆

分类: 文史 |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咱洛阳谁家还没有几个瓦盆啊,和面、淘菜、淘米都会使用瓦盆,距离老城最近的北窑村不是制作笤帚和瓦盆的村庄吗,架子车上装满瓦盆走小巷吆喝的情景您都忘记了吗?
瓦盆:在洛阳的历史有几千年了,不过还是要强调一下,其他地区也叫它瓦盆,瓦盆也叫泥盆,是老百姓过日子不可短缺的日用品。
瓦盆因和老式房子上的小青瓦用同样的方法和同样的窑烧制,就有了瓦盆的称呼。瓦盆青灰色,用黄土烧制,不上釉子。过去一般人家买不起铜盆、瓷盆,大部分买瓦盆用,哪家都有个四五个大大小小的瓦盆。一般瓦盆分四个型号,大的二尺多口径,叫大盆,二尺左右的叫二盆,一尺左右的叫三盆,一尺来大小的叫四盆。
大盆二盆用于洗衣服泡米,生豆芽,买不起缸的人家当水缸用,三盆多用于淘米洗菜,四盆有用于洗脸,也有当夜盆用的,三盆、四盆还可用于死人时在灵头烧纸,出灵时由孝子摔于路上,叫摔丧盆。而如今瓦盆被广泛应用于养殖花草。养过花草的人都知道,瓦盆又被称为泥盆,这是养花最普遍使用的花盆,这种盆用普通粘土制坯晾干,经窑烧后即成,价格便宜,透气性能及渗水性能良好。唯外表不美观。同时有些没有烧熟透的瓦盆,用一二年会自行脆化破碎。
有一点不同的是:洛阳人很早就不用蓝色的泥粗瓦盆了,而是使用上了釉的红黄瓦盆,内白外红或黄的瓦盆伴随着我们的生活,见证者历史的发展,搪瓷盆、塑料盆、不锈钢盆的不断涌现,轻便的优势占据了瓦盆的地位,瓦盆开始悄悄的离开了我们的厨房,但在园林领域依然还在使用瓦盆养花,我们在花卉市场还能看到这些古老的工艺产品。
按照工艺区分,上了釉色的应该称:陶盆,咱洛阳人未有改口,还是称这些光滑的盆叫:瓦盆。就算是当今在花卉市场不管是买家或卖家,仅仅讨论透水性,说不清泥花盆和陶花盆区别…
(文稿由洛阳网友“洛阳车人”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