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方言:娃子

分类: 文史 |
娃子:我国一些地区对小男孩子的称呼,尤其是我国西部和西南部的一些地区,如四川、重庆、山西、河南等。通常用词为“瓜娃子”、“萌娃子”等,也可以单独使用:隔壁家那个“娃子”。这可能反应了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
娃子:在洛阳也是男孩子的意思。老王当爷啦…男孩女孩?娃子…大家一听都明白啦,是老王家儿媳妇生孩子啦,给老王家添了一个后代…大家是邻居要随礼祝贺,等着他请大家喝满月酒啦。如果是生女孩,就说生:妞儿,妮儿,小闺女儿,丫头片子…
重男轻女是社会一种男女不平等的观念,重视男性的权利和利益,而把女性定性为男性的附属,并限制她们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和人身自由。这种观念常见于父权社会,常伴随着男尊女卑和性别分工的观念出现。重男轻女的观念也会影响父母对生男生女的意愿,例如:中国上古的卜辞里就视生男为嘉,生女为不嘉。
解放后,重女轻男的意识在城里有很大改观,但山乡因多种原因这种旧思想还是很严重,很多老人家“添丁”喜笑颜开,哪怕有一个孙子也“压住心慌啦”有孙女或好几个孙女就“心不安”感觉在村里抬不起头啦…这种几千年遗留的观念,也不需要批判、过多谴责,当我们的科技发达、社会各项福利、措施都到位了,重男轻女的思想自然会逐步减弱…年轻夫妇,特别是当媳妇儿要宽容理解老人家的心思,老人们也应该改改这个老思想,莫要人家媳妇到咱家了不开心…
(文稿由洛阳网友“洛阳车人”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