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洛阳方言:摆桌待客儿

(2017-09-17 01:21:10)
分类: 文史

待客儿:就是招待客人呗,全国都一样,大家都理解待客,洛阳人不说请客,就说待客儿,加儿化音。今天我把待客列入洛阳话是要告诉大家:老城人不一样的待客场面。

洛阳方言:摆桌待客儿

 

洛阳老城人招待客人是要过红、白大事儿,新人成亲、小孩满月等都要摆桌、待客。在文峰塔西边的东和巷有很多租赁盘子、碟子,连大锅都有,后期发展的还有汽车轮圈做的炉子,这个在老城叫“赁青家货”,以邱家为主的“老赁家”满足了老城区家家过大事儿的必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租赁一桌海碗、大盘、醋水碟儿也就5毛钱。今天咱们说结婚吧,这个喜庆啊。

 洛阳方言:摆桌待客儿


头天,两位大厨请到,开始“落LAO桌”,实际跟桌子没关系,是厨师要开始生火点灶,制作洛阳水席的半成品,一般为:煮、熬、炸为主,凉菜拼盘、合笼等都会在结婚这一天忙活。

 洛阳方言:摆桌待客儿


结婚当天,贴对联后邻居小伙子们开始登场,“摆桌待客儿”的工序开始了,经常帮忙的男孩都知道谁家有八仙桌、条凳,带上粉笔就行了,邻居们都厚道,谁家的桌子都可以免费使用,绝不言费用问题,那会让人笑话的,顶多嘱托:桌子凳子的背面写清楚名字就行啦,以免归还出错,各家麻烦。“摆桌待客儿”是总称,我说的是细节。过去结婚都在自己家举办,一般都要20桌以上,多的可达80桌,不要担心借不来桌子板凳啊。

 洛阳方言:摆桌待客儿


借桌子的小伙子们完工后,厨师的一大锅烩菜已飘香,“先垫一下”的招呼开始在四合院响起,吃饱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这二十几位不请自到的好小伙子们还有重要任务:接亲、放鞭炮,端“条盘儿”送菜。一天的热闹可不是全是婚庆典礼,还有这帮年轻人的嬉闹女方客人。“端不动啦”的吆喝声开始在院内呼唤,老城区的老丈人、大舅哥都明白,这是“打暗号”要红包哪,老洛阳叫“封分儿”,哈哈一笑,红包自然要掏的…无非是打打嘴官司呗,遇到小气的丈人,这帮家伙会在汤里“撒盐”提醒,娘家人一尝就心知肚明,这是嫌红包的钱太低啦,会逐渐加码的,大家都明白这是风俗,不会生气翻脸的。

 洛阳方言:摆桌待客儿


一场婚礼结束后,厨师会按照主家喜公公的安排,再制作几桌水席犒劳这一帮出大力的孩子们,能喝酒的小伙子们要玩耍几个小时的。开心的老公公会亲自送上喜酒、喜烟谢呈孩子们的辛苦…

 洛阳方言:摆桌待客儿


老洛阳人结婚场面有一个很搞笑的细节要说一下:亲朋好友不用多说自然就到,好邻居不清也来帮忙,关系一般也送礼的可就有点麻烦了,人家不来,就等你来请,当天喜公公是不会去的,但另一个“喜公公”叔叔上场了,他要代表哥哥去完成这个有点“虚”的面子活,一次请邀人家不到,还要再换人请,三次不到就是真有事儿,放弃“吃桌”啦。但“执事”会记录,婚礼结束后,会送一碗菜四个蒸馍谢礼。

洛阳方言:摆桌待客儿

 

我年轻时也经常给邻居家帮忙,最讨厌“三请”的虚伪过程,可小巷子里家家都这样,已成风俗,咱也没有办法,潜在的“虚礼”自有道理,无法解析。

 洛阳方言:摆桌待客儿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有不当之处请老洛阳人补充吧….

洛阳方言:摆桌待客儿

(文稿由洛阳网友“洛阳车人”撰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