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方言:大门过道儿

分类: 文史 |
大门过道儿:是四合院的一关键配置,在洛阳老城区几乎家家都有,除非这套四合院没有临街房.比如;东和巷刘家老宅临街房被日本鬼子飞机轰炸后一直未复原,有大门没临街房也就短缺了—大门过道儿。
按照建房“坐北朝南”的风水讲究,老城有钱人家的“过道儿”都在东侧,也就是左侧。家大业大的人家是盖门楼,进门见照壁,大宅门形式在老城很少见到。
所谓“过道儿”就是大门后留一通道,与临街房隔断,上有厚木板形成“阁楼”存放杂物。影壁墙照样建造,这样的格局我们可以在:卫坡民居、王铎故居等看到。
宅门是很讲究的,是有等级制度的,过去不是讲究“门当户对”吗。四合院的大门一般有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和如意门。我们今天说的就是“广亮大门”,是仅次于王府的宅门形式,广亮大门一般位于宅院的东南角,占据临街第二间的位置,门道东侧的房间明显是守门人居住,老城区这样的大门不多,但形式结构模仿于“广亮门”,有的人家也整俩雕花小门档…
在洛阳除了特别有钱人整的是大宅门,其他生意人家也就是模仿、也叫类似的“广亮门”,这个模仿就出现了“大门过道儿”,上盖木板充分利用了空间….
洛阳人说话喜欢简约,大门过道儿能简化成俩字:过道儿,加儿化音。比如:下雨啦,把自行车放到“过道儿”….吃饭桌儿,先放到过道儿…
(文稿由洛阳网友“洛阳车人”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