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方言:“攮(nang)子”

分类: 文史 |
攮(nang)子:就是匕首、短刀,这可是过去洛阳人常说的话:黑底儿有贼进家偷东西,最好别撵他,小心他带着“攮子”伤人,敲敲锅盆惊贼跑了,就妥啦…这是洛阳老城人遇到盗窃的另一种态度,洛阳老城人把白天盗窃的叫:小偷,把夜晚翻墙入室的家伙叫:贼。
攮子:一种短而尖的刀,称“攮子”, 短刃,匕首。《通俗常言疏证·什物》引 清 方骏谟 《徐州舆地考》"壮恒佩匕首"自注:"刀不盈尺, 徐 人谓之攮子,恒佩不去身。"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二章:" 大雷 虎起了脸,唰的拔出了雪亮的攮子。"攘,推也。--《说文》。左右攘辟。--《礼记·曲礼》。又如:推推攮攮。
攮就是用刀刺,攮刀子(挨刀。骂人话);攮死人。栽倒;跌 又如:一头攮在了地上,也有母亲生气了骂自己儿子:恁咋不一头攮地下,死了嘞…就是说自己的孩子太窝囊啦。
攮:常与贬义词结合成骂人的话如:攮糠 (骂人语。本意指吃糠的猪)。
如果当今洛阳老人说:这家伙出门都带着“攮子”,估计一大半年轻人都晕了,不懂说哩是啥了….实际古代都把短刀叫攮子,普通话的大量普及,攮子的名称已被刀子、匕首代替啦….
(文稿由洛阳网友“洛阳车人”撰写)
前一篇:243@365世界与你同在
后一篇:243@365静品书卷,乐享天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