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洛阳方言中本土人常用却不会写的两个字:笊篱

(2017-08-30 00:07:48)
分类: 文史

笊篱是一种发源于中国南方的传统的烹饪器具,用竹篾、柳条、铅丝等编成。像漏勺一样,有眼儿,烹饪时,用来捞取食物,使被捞的食品与汤、油分离。

 

 洛阳方言中本土人常用却不会写的两个字:笊篱

主要用于捞饺子、捞面条等。由于笊网形状酷似蜘蛛网,故英文译作Spider。闽南语俗称面摵仔,摵仔面(俗写作切仔面)一名即源于此。材质有竹编的、金属的(旧时有用黄铜、铝等金属打造,当前多用铁和不锈钢制成)。福建农村用的笊篱都用毛竹编成,用于打捞番薯米和未完全煮熟的大米饭,然后装到饭甑中蒸煮。笊篱把手也用毛竹片而制成,长约三尺。

 

 

洛阳方言中本土人常用却不会写的两个字:笊篱

 

笊篱应该是南方人发明的炊具,洛阳人几乎每天都会使用笊篱,我们这里是小麦之乡,捞面条是我们常吃的简单快捷食品。有一点需要说明:洛阳人在“篱”字的发音上有问题,是四声,笊箻。而“箻”是射鸟的竹管儿。

 

洛阳方言中本土人常用却不会写的两个字:笊篱

(文稿由洛阳网友“洛阳车人”撰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