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一个很严谨的哲学问题
(2017-05-19 00:03:39)| 分类: 杂谈 |
前段时间有个准备求偶的年轻朋友问我:你说我们该不该以貌取人?我以过来人的姿态告诉他:孩子,你这么想真的是太肤浅了,你要试着去发觉人的内在美,从他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之中,去找寻更本质的东西,到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真不如以貌取人呢。
以我的实际经验来看,要想信心百倍的过完这一生,最好的是30岁之前,完全不知道自己丑,30岁之后,根本不在乎自己丑。
既然说到美,我们就应该首先搞明白到底什么是美?这简直是困扰人类发展的四大哲学难题之一。其他哲学三大难题分别是:我是谁?我从哪儿来?今天晚上吃什么?……
美到底是什么?从古希腊的先哲到黑格尔、康德,再到中国的朱光潜,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有个哲学家认为:美是一种精神愉悦,可以令人产生舒适稳定的感觉。也有的哲学家把美和道德、善良去挂钩,也就是所谓的心灵美、内在美。于是,就有一部分人天生丽质,从小就好漂亮,而有些人天生励志……
我们首先要承认,美是世间万物的特性之一。在人类存在之前,就有美的存在了,只不过怎么定性很纠结,没有蛋,鸡是一种美,而没有鸡,蛋是一种疼……
毕竟人与人或者说人跟物,在审美方面是有着不同和差异的。举个例子来说,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有个形容叫“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形容的是西施跟王昭君,说西施去浣纱,鱼儿见了她就忘了游水,结果沉下去死了;昭君出塞,大雁见到她忘了挥动翅膀,结果掉下来……我以前就想不明白,鱼如果死了不游水了,那怎么会沉下去呢?应该浮起来露出白肚皮才对呀?……
为此我专门考证了一下,发现沉鱼落雁其实是形容另外的两个人:毛嫱跟丽姬。曾有人说这丽姬就是西施,那毛嫱是谁呢?她是跟西施同时期的一个美女,相传当年越王勾践最喜欢的就是毛嫱,他不喜欢西施,要不然怎么会把西施送去吴王那边了……
庄子《齐物论》之中有句话:“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意思是说:毛嫱、西施是大家公认的美女,每个人见到都觉得太漂亮了,但是鱼看到她不欣赏,看到她那样儿:哎呦,怎么长这样,沉底了……鸟儿一见到她:哇,好丑!飞得高高的……麋鹿看见她,也顾不上评价了撒丫子就跑……就是为了看不见这几个人!
所以我前面就说了:人跟人之间、人跟物之间的什么都是不同的。这看法不同,就成了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利波特,一千个潘金莲眼中就有一千个西门庆。所以审美这种事是见仁见智,你能说潘金莲就眼瞎吗?
女人的思维很难理解。比如说她们总是想尽办法去搜刮老公的私房钱,但又同时总会幻想在生日那天能收到一个惊喜(总不能让男人去卖肾吧)。她们总是在吴彦祖跟王思聪之间难以取舍,但开了个奥运会又收获了一个全新的老公……
审美因为时间、地域、文化的不同发生着改变。一般来说分为两方面,那就是:视觉上的和思想上的。视觉上的就是我们传统的观感。要说对称是一种美。你像天平啊、杠铃啊,只要达到黄金比例就是一种美。比如说宁泽涛……有的时候缺陷也是一种美,比方说没钱啊……
而从思想上看,审美又因为每个人的教育程度、三观、工资水准的不同而变化。那到底有没有公认的一个美的标准?当然有,比如我。先别笑,我还没有说完呢。我之所以敢这样说,我是有理论根据的。为此我专门请教了一位对时尚、对文化、对美有着专业见解的大师,他就是中国时尚教父号称女神收割机的盛雒柏老先生,对于我的结论,他给予充分的肯定。
他认为性感的人内心都非常强大,只有内心足够强大的人才能够流露出那种性感的东西。反之,内心不够强大的人,可能外人认为她很性感,但她表达的不够性感,这就是咱们通常说的相由心生。因为性感是靠发自内心展示出来的表情,这样的人,一个眼神就可以“杀死”异性……
有人的性感只是身体的妖娆,只可远观,不可近瞧,仔细一看,这种性感里面透着一种猥琐……
不同的国家对美存在不同的见解,即使是同一张面孔,东西方的诠释也不尽相同。在西方人眼里,东方美人通常是细长丹凤眼,眯成一条线,微微一笑就能颧骨升天,这和中国人印象里的肤白大眼瓜子脸相差甚远,西方人眼中的美人“御姐”和“女王”比比皆是,独立有特点,举手投足之间充满自信,近几年中国美人纷纷走出国门,参与到国外大片制作中,在好莱坞大片里安插几个华人演员渐渐成为标配……
如果按照东方审美的话,什么样的女人才是最美的呢?比如说以前宫里边皇上选妃,选出来的肯定可以代表东方传统审美的,这跟我们在电视剧里边看到的谁都能演不是一回事儿(肯定是送钱了或者那个什么……),如果你想真正了解,可以去找一些古字画看一看就明白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