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了初联“广州出海口的奥数炮台”
(2018-03-18 18:36:29)分类: 正常恢复 |
所 以这次初联备赛,本身就是一次强力的火力侦察。这种水平下要获奖,需要在竞赛情报与现实吻合的条件下,准确压注某一部分题目,分数计算基本不出大错的情况 下,才有可能达到三等以上估计需要60-80分的成绩。针对以往题目中几何重分,同时也是女生常见的弱点,同时其他同学显然也逊弱于几何题。我本来的计划 是重点攻打三角几何题,争取这里的分数(大约四十分)可以吃下30分,那么其他较熟练的代数题部分,不去跟奥数生争夺最激进的题目,只要保住基本的分数 (大概有20分送分),就可以有70分左右的成绩,这样就坐三望二。即使是现在,我仍然认为这个计划是可行的。预赛卷的奥数化确实是意外。
我 们一直瞄准着大海去备赛,的确没有想到,珠江口上临时架起了“对内射击”的炮台。但是由于所涉足的备赛内容,全部是(非奥数方向=课内数学拓展),所以这 次等同于,对初二初三接近所有数学内容的强力预习。由此收获的知识和自信,本身就是一次丰厚的收获。因此,较之“竞赛意外”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显示我们此 前从省实(间接转达学而思的指示)的情报是不准确的;反而是广大附和在学而思上课的AB班的选向,相对要准确得多。当时我们从省实老师中得到的信息是“完 成小蓝书,初联就可以确保二等奖”。我对照了真题卷以后,我对此观点基本赞成。事实上小蓝书的难度超过了决赛卷,基本可以有一等奖了。
现 在的事实是,初联出卷完全不是走小蓝书的方向,更大程度上走进了“从课堂到奥数”的奥数部分的方向。这一点也不能埋怨学而思,因为学而思本身也是两种班, 其中一种班是小蓝书为主,另一种班是奥数方向为主。显然前者为初联而备,后者为华杯而备。本身在人力和时间的配置上,学而思就是两面配备,以防万一。这次 预赛试水的反馈显示:小蓝书过分深入了,作为难度裕量的拓展,不必如此深入;而若为了初联得奖,若还是这类预赛题就需要先突破出海口。要等到出了海,我们 的特点,才能海阔天空。而若开启“奥数方向”的话,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用”。除了“突破出海口”这个用途以外,最多就是可以让决赛分数增加10%,舍此以 外什么用也没有:既对中学数学成绩没有用,高年级直到大学都没有用,毕业工作后也没有用。除非重新回来教奥数,否则学来啥用没有。
但是它 消耗的时间精力,奢侈得让人心疼!另一方面,数学竞赛是历史最悠久的比赛,初联则是五大初中奥赛最悠久的奥赛;但是即便从历年真题来看,数联也是最乱的。 一会儿是初二题,一会儿是初三题,一会儿是初中题;在这些决赛题以外,然后是各省预赛题,(一试和二试,后来确定是同一次考试的上下半场)。这种现象,本 身也说明,数学这个领域里面,“派系林立”,各自在自已影响公权的范围内彼此“改革”,争夺最为激烈。其实小升初的乱也来自于类此。
刚刚 拿到初联决赛的全国卷,完全不含“奥数化”内容。本身说明这次的确是“广州出海口被奥数党盘据,珠江口修起了对内轰击的炮台,只允许它自已一派的利益出 海”。按梦自已试做起来的结果,如果不是由于这个出海口的对内炮台,我们作“坐三望二”的预期,并不过分。当然,自已刷题时的心情是放松的,与临赛场的紧 张气氛下的发挥,又有所不同。但是它至少澄清了“初联奥数化,华杯化”疑问,从而也澄清了,至少到目前为止,中考拉分题不可能华杯奥数化。
这 样的话要做的事情,就相对清晰了:我们本来的处理并无错误,也无须大的更改。先按照“正常的数学”拓展,兼顾了初联决赛与课业数学的要求。南山平时的数学 中的附加题,也是“奥数化”的,现在知道出题老师,一般是从《大视野》中找些不太怪的题,用到平时测验的附加题上。而越秀区的统考,就不会涉及这种题型。 平时上课则只是简单说说七年级课本,然后就按照拓展数学的方式刷题讲课,题目也是来自大视野,也是轻度奥数化。显示广州数学初中界目前比较普遍地,把“奥 数化”当成“深度化”。这可能是导致他们在地方出题方向与中央方向完全脱节的现状。但是,这种情况目前也不知道,是否会延续到下一年。
所 以整个数学拓展就分成了“正常数学含拓展+应付广州式预赛的奥数化补充”,而奥数化内容本身,无论是在奥数教程,大视野乃至小蓝书,都基本上终止于七年 级。在这种情况下,专门为后者而补充奥数化课程是不值得的。可以作这样的假定:1)今年奥数化过火,发现“与中央不符”,明年可能会改弦易辙,这样我们什 么也不用改变;2)明年仍然如此,我们会按照小蓝书的部分章节作加强,得过且过,机会会比今年大。过不了,所学所得也用作课业拓展的保障。
前一篇:初联“客场大败”非战之过
后一篇:初联后调整第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