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120
道和吾兄见字如面:
今年酷寒,五十年来所未见。处处积雪凝冰,天地间但见皑皑白雪,一片琉璃世界。
而今我闲居乡间,尤爱栽培果木,你寄给我的果木种子,我已种下,胡桃已长到齐人高了。看着这些来自远方的种子发芽、长大,期待他们结果,真有无穷的乐趣。种子虽小,但千里鸿毛,都是道和兄的深情厚意。青李、来禽、樱桃、日给藤的种子,寄来时最好以布囊装,若密封在匣子里,种作时往往不能发芽。
细算你我分别,已有廿六年了,虽然时常书信往来,仍难舒解久别的思念。现在围炉抚读你最近两封来信,更添无限感慨!
你问起我的族人,他们分散各地,都好,深感挂念之情!我们族兄弟时常通信,只有王耆之通信不多,很挂念他。你的姻亲陶侃,他的孩子亦多在远地做官。谢仁祖最近去世了,一念及此,心中酸楚,无以言表。
我有七子一女,皆是郗璇一母所生,他们已长大成人,成家立室。孙辈十六人,见他们渐渐长大,倍感欣慰。不过小儿子献之与郗重熙女儿道茂离婚,改娶了新安公主,我知道他很伤心,加之他女儿玉润夭折,献之又向来沉默寡言,更让我忧心。回想往日献之道茂两人恩爱欢喜的日子,真是莫奈何。老妻的病也是越来越重了,更让我忧心如焚。
去年夏天,你派人送来的蜀地邛竹杖,全都收到了。这里的士人多敬老,已把竹杖分送给乡间的老者,好让大家都知道你不远千里馈赠的心意。
你任益州刺史镇守蜀地以来,四方清平,年饶岁丰,川蜀自古以来就是闻名之地,物产独特,山川奇秀,我一直有去游览的心愿。
昔日在都城见到诸葛显,问起蜀中情形。他说成都的城墙河池门屋楼观,皆为秦时司马错修造。遥想当年,抚今追昔,真惹人惆怅慨叹。又闻知蜀地尚留存有汉代讲堂,不知是谁个皇帝所建?据说讲堂壁画记载三皇五帝以来的种种事迹,精妙可观。若有画工能临摹下来寄我,则可慰悬情。
严君平、司马相如、杨子云这些蜀中名士都令我心向往之,不知蜀地尚有他们的后人吗?听说谯周有个孙子谯秀,志向高远,隐逸不仕,不知其人是否人如其名?还听说蜀地有盐井、火井,你自己有亲眼看过吗?凡此种种,都请来信详告,以增广见闻。
你信中说起蜀地山川的种种奇观,就连杨雄《蜀都赋》、左思《三都赋》都没有如此详尽。蜀地山川多奇,越加令人意欲饱览方足。一直在筹划川蜀之游,等待这一天来临,真是度日如年。想想和你同登汶岭峨眉,咏而归,真是千古不朽之盛事。言及此,心已飞向远方。
我任会稽内史时就有做个隐士的想法,辞官后,与许迈道人共修服食,采药寻石不远千里,遍游诸郡,访名山,泛沧海,快活无比,我时常感叹:“我卒当乐死!”
我服食丹药很久了,但最近状况大不如往年。你寄来栴罽、胡桃和两种药,深感你的情意。戎盐至为重要,是服食丹药必不可少的。来信知道你最近也在服食,我的妻舅方回对服食也有研究,但他和我意见往往相左,真是“知我者希”,古人所言不虚。可惜你不在,这些事供一笑。
寄去的天鼠膏可治耳聋,不知有效否?有效才是最重要的。还有我这里的药草,要的话再给你寄去。
知道朱处仁现住处吗?之前收到他的信,事务繁忙没有及时回复,现附回信一封,请你一定代为送达。
你今年七十了吧?知你身体、精神都很好,真是庆幸!愿你继续调养身心。我也年近六十了,依理推算,能获如此年寿,已是莫大的幸运,只是未来的岁月更催人了。因此同游岷山之约,绝不是说说而已,你定要好好保重,成就这个夙愿,必是一段奇事。
望明年夏秋之间,又能捧读你的来信。随信送上丝布单衣一件,聊表心意!
羲之顿首
王羲之《十七帖》之讲堂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