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99
二十之字无一似
《兰亭序》花团锦簇,字字珠玑。
当中最能表现王字“飘若浮云,矫若游龙”,如白云出岫,变化莫测的,是一个“之”字。
《兰亭集序》全文共有二十个“之”字,王羲之笔下写来,却面貌各异。二十个“之”字,非但绝不雷同,而且也不相似。兰亭序二十个“之”字,字字不同。
这个“之”字,各以楷、行,草笔法写出,变化无穷,各尽其妙,是王羲之书法极尽变化的象征和代表。宋代米芾曾赞叹:“‘之’字最多无一似”。这二十个“之”字,可作全篇字眼。
将一个字写出二十个字,显示出汉字造型几乎无限的可能性,但尤为惊叹的是王羲之近乎无穷的创造力。
时代使晋人非常真切和深刻的认识到宇宙人生的无常和变化,就像王羲之在兰亭序里写的,“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人不能走入同一条河流。
这种深刻认识,连同对宇宙之大,品类之盛的观察和欣赏,赋予了王羲之无穷的创造力,他付之于书法。
参差多态才是世界的真相,才是美的源泉。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如同人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艺术上的任何重复都意味着死亡。所有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正因为独一无二,个体才有其价值。
这些思想,王羲之没有说出来,但是他写出来了。
随物赋形,以形写神。
每一个字都是一次重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