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课教学如何落实朗读指导研究》结题报告

(2017-06-15 13:41:41)

周至县教育局2016年度

教育科研小课题结题报告

立项号

2016XKT——ZXYW081

 

课题名称

阅读课教学如何落实朗读指导研究

负责人

顾俊哲

所在单位

鹿马初级中学

结题报告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朗读技巧,节奏,重音,新课程理念。

结题

报告

摘要

 

 

 

 

 

语文的阅读教学,其主要目标不应该是对文章本身的解析,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加强学生语言的训练。学会阅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这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首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对他们阅读方法的指导,其中阅读方法的学习和指导已经成为信息时代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朗读是进行阅读训练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培养阅读能力的第一基本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结合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对学生进行严格而扎实的语言训练,不断提高语言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由此可见,“朗读”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位置至关重要。

要加强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好的朗读训练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得、读有所悟,课堂是一定要有郎朗的读书声。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点燃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很多教师忽视了朗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行的是无效朗读,朗读目的不明,要求不清,或者为了朗读而朗读,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教师在指导朗读时机械匮乏,浅尝辄止,不注意方法的引导,没有给学生留够充足的时间等等。诸如此类,造成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能力非常低下。

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统筹安排,在平日的阅读课教学中切实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和训练,实现新课标对学生的目标和要求。

朗读是自觉地运用语言技巧,对书面语言进行加工,把视觉形象(文字)变成听觉形象(声音),准确生动地再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手段。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也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式。教学中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有效朗读,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通过朗读能形成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能正确解读文本的内涵,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通过朗读,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让学生真正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新课程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等。提高自身素养,增加知识储备。

  2、明确朗读目的:预习性朗读,目的是要读通顺;理解性朗读,目的是读出内涵;巩固性朗读,目的是读出情韵。

  3、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注重多样朗读。

  4、指导评价恰当。对学生的朗读,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试图及时作恰当指导和评价。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本课题需要达到的目标:

1、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朗读并自觉地进行训练的习惯。

2、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并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达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的目的。

  3使学生通过朗读能形成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能正确解读文本的内涵,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二)本课题计划时间为一年,总体上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20171月—20172月)

申报课题,设计研究方案。

实施阶段(20171月—201712月)

1、实施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方法及措施。并针对研究对象目前的朗读现状开展观察调查,积累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

2、实施有效性朗读的教学,加强小学生有效朗读技巧(停顿、重读、语调),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有效朗读的情感体验,深刻领会其课文语言的意义、气韵、节奏。

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针对出现的突发情况,适时调整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

4、建立多元化的朗读教学评价体系,发挥其在朗读教学研究中的导向作用。

5、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

总结阶段(201711月—201712月)

整理研究材料和数据,完成课题报告和论文的撰写,申请课题结题。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多方面朗读教学的资料和研究的成果进行收集、整理、 比较和归纳,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筛选有效经验,运用于本课题研究。

2、观察法:通过早读、语文课堂,了解每个学生的朗读水平状况。

3、调查法:开展关于朗读兴趣、朗读习惯、朗读方法的调查,分析朗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学情、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为针对性地开展有效朗读的教学策略研究打好基础。

4、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期间,将在本校同年级各班之间开展行动研究,探讨实施策略并制定具体步骤,最后进行科学的经验总结,以便推广研究成果。其主要环节包括计划、行动、调查、反思和调整,同时进行课件制作、积累和配套工作。

5、个案研究法:选择一些典型学生,对个体进行跟踪分析,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分析,跟踪观察学生个体变化。

6、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公开课、教学案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教学反思、教学随笔、调查报告、教学总结等形式呈现出来。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实践,学生的语感明显提升,喜欢朗读,并乐于展示。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点燃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学生的朗读更多时候是为了应试的需要,成了有目的的背诵,他们对朗读的技巧和目标没有全面的认识。还有,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今后我应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的重视学生的阅读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新课程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