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竹里馆》教学设计

(2017-06-07 12:34:43)

《竹里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完成对本诗的创造性解读。 

2、布置下一课《丑小鸭》的阅读要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问题导入:

你们是怎样独处的呢? 

学生自由交流一下自己的经历,由此话题引入对此诗的解读:同学们,诗人王维是怎样独处的。 

1、读。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古典诗歌的学习第一步是读,按照古诗节奏教师范读一次,学生齐读。 

2、品。你感觉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怎样?为什么? 

学生自己揣摩,回答自己的感觉。有清冷、寂寞、空灵、淡泊、宁静、优美、平白、忧郁、伤感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3、析。教师展开联想,拓展诗中的内容(程度高的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口头拓展,教师补充):这是夜深人静之时,竹里馆里寂静幽深,明月皎洁,王维一个人一时睡不着觉,于是起来弹琴,抒发自己的情感。你们品一品,王维究竟是抒发宁静致远的淡泊心境呢,还是抒发个人抑郁不得志的情怀? 

学生讨论,这个话题其实也是对课文注释提出的质疑,让学生懂得“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道理,让思辨的习惯常常在学习中养成。 

4、悟。学生在讨论自己的看法时,常常会悟到一点什么,让他们多讲出来已形成思想交流的氛围。 

5、诵。学生有了自己的阐释后一起诵读,或者用自己的体会和感情把这首诗昂扬顿挫地朗读给大家听,以加深认识的目的。 

二、学习《竹里馆》  

1、朗读指导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2、作者:王维

字摩 诘,唐代杰出的诗人、画家。开元年间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外号诗佛。其诗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

诗歌特色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至今这个评价都受到了学者的肯定。王维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王维的诗有两种风格,前期的诗大都反映现实,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王维最擅长的也是田园诗。

多才多艺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他对山水画贡献极大,被称为南宗画之祖。受禅宗影响很大。他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此外,还兼擅人物。

仕途际遇

开元九年(721年),王维进士及第,官大乐丞,随即因为署中伶人舞黄狮子犯禁,受了牵连而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十四年(726年),辞去官职。后又任右拾遗,又为监察御史,40岁时,迁殿中传御史。天宝末年,安禄山攻占长安,王维被安禄山胁迫作了他的官员。但是他并不愿意,曾作诗表达了心迹。当安禄山兵败后,王维因此得到了赦免,并任太子中允,后转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3、注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惟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4、诗歌大意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我弹着琴还不时地吹着口哨时而谈谈古琴,时而高歌长啸。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道我在这里,只有那天上的月亮将我映照。

5、诗歌鉴赏

此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前二句渲染了竹林清幽、恬静的环境和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足见诗人的闲情雅致。后二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全诗没有特意写景物,着重写人在竹林里的活动,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

本诗写诗人与竹林相伴的情景,形成了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天上的明月当作心心相印的知己,表现出诗人新颖而独特的想象力。

6、巩固练习

1、《竹里馆》中表现诗人安闲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2、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表现诗人淡泊情怀的句子是: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3、王维《竹里馆》中写月夜竹林的幽静,以  弹琴复长啸  来反衬。

4、全是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悠然自得、自在和愉悦的心境。独坐弹琴长啸

7、拓展延伸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