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朗读指导
(2017-04-20 19:39:21)周至县教育科研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立项号 |
2016XKT——ZXYW081 |
课题名称 |
《老王》朗读指导 |
负责人 |
顾俊哲 |
负责人 所在单位 |
周至县鹿马中学 |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
阅读教学是文本细读之后的“再读”和“再创造”。优质的教学深植于优质的文本细读,但,并不等于说优质的文本细读就必然能够产生优质的教学。文本细读,是前提条件,是根基,是动力资源,但是,也仅仅是动力资源。 文本细读,是属于教师本位的。而课堂教学,是立足于学生本位的。把细读的成果转化为教学的内容和程序,这中间,还隔着千山万水。 因为阅读是自我的事,而阅读教学却是自我和他者发生关系的事。他者一旦介入,你便天然担负起引领的责任。你如何带领一群孩子──他们或者自以为全都看到了,或者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看到。他们有的已经会走,有的还不会爬。他们有的感性,有的理性──你如何带领着他们,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让人人都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悟,甚至有所创。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在想,如何把孩子们眼中一马平川的“康庄大道”还原为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让他们在拥有险境跋涉的艰难之后,终于看到风景。
在初读阶段,孩子们觉得这张脸太熟悉太无味了,那好,通过我的教学设计,要让孩子们蓦然发现:这张熟悉的脸何其陌生!这张脸的表情何其意味深长! 我要让他们毫无准备地轻轻松松地出发,然而,越走越艰险,越走越凶险,残阳如血,日暮途穷,最后后戛然而止,余音绕梁。 我理想中《老王》的教学蓝图就是这样的。《老王》的“诗意”就是意料之外的阅读坎坷。我希望组织起来的,是一次极具有审美品味的语言与灵魂的拉练。 在教学时,我引用了有人对杨绛作品的一个整体评价: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的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实则在经过了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生命最本真最炫目的华丽 。并设计了五个多样化的诵读情景,努力化平淡为神奇,引领学生从语言出发,又回到语言:
1、
2、
3、
4、
5、
第三步,发掘空白,生成辩论:老王死后,杨绛没有问,是没
第四步,出示老师的阅读作品,既是点睛,更为开启,以求推进高潮升华思想,为未来的思考做好铺垫。
|
||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
|
||
能否按期结题 |
|
||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
(此栏请课题负责人填写指导专家对开题报告的指导意见)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4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