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权劝学》朗读指导

(2017-04-20 19:25:54)

周至县教育科研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2017.2.24

立项号

2016XKT——ZXYW081

课题名称

孙权劝学朗读指导

负责人

顾俊哲

负责人

所在单位

周至县鹿马中学

  《孙权劝学》朗读指导

  初,权/谓吕蒙/曰://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以军中多务。权曰:/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吴王孙权吕蒙说:你现在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经书而成为精通它的人吗!只应当广泛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务繁多,能像我一样多?我常常读书,自己认为有很大的收益。吕蒙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商议,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日,就要另眼相待,兄长为什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才告别。

 该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文章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文章篇幅小,仅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该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极其精当。 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的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的结论,而吕蒙之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吕蒙的谦虚好学, 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文言文学生理解起来很有难度,对阅读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教学中,我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学习习惯,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句理解基本内容,教师做好激发点拨。在读的训练中,我以读思结合的原则:初读---速读----竞读----研读---背诵,效果很好。

 

能否按期结题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此栏请课题负责人填写指导专家对开题报告的指导意见)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4页的范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