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城春草木去世

标签:
诗人城春草木去世诗歌选读 |
分类: 见诗如面出品 |
诗歌是一团漆黑的丛林
那些词语堆积着雪山
人间的欢乐颂
总是被他们演砸
石斧的路通向死亡
在所有的逃生者中
我们都希望是那个幸存者
——城春草木

城春草木(1967.10.16-2022.8.23),原名王青,诗人,诗评家,江苏盐城人。他与著名诗人谯达摩共同创立了21世纪中国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北京诗派”。在报刊、网络发表诗歌、散文、诗论等作品千余首(篇),出版诗集《岁月流声》,合著诗集《见诗如面·第一季》。他是一位对生命、对信仰坚定执着的诗人。其个人创作观:写作,将我们从黑暗引向光明。诗人是苦难的记录者,也是天地的悲悯者。诗所探向的,就是瞬间闪烁的灵异之光,贫瘠丰饶的精神秘境。2022年8月23日11时许,因病医治无效,于盐城去世,终年55岁。
城春草木是一位热忱、纯粹、执着而优秀的诗人,他用自己的生命铸就的诗行诠释着其对诗歌、对万物的信仰、虔诚与探索。他通透的灵魂之歌、哲理之曲照亮了诗歌之森林,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莫大的宽慰、启迪与指引。他的诗歌总有一种浓郁的宗教味道,站在神性的高度,俯视人间。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斑驳他有敏锐和独到的认知力,坦诚的语言加之深沉的价值判断,爱与恨自然衍生,时而呼告时而祷告的表达形式,犹如神示,启迪人生。他的诗歌充满悲悯和疼痛,直击人性某些阴暗的角落,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救赎”一直都在,在文字之外的气场中震撼着读者及其更广泛的社会辐射层面,这也是诗人写作诗歌的主旨。他就像一位虔诚的教徒秉承“先知”“启示”和“救世主”等观念,经常用凛冽的笔锋挑破尖锐的矛盾,甚至用某种意义的死亡褪去俗世的肉体,驱除灵魂的束缚让其裸露光芒。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能保有一颗笃定的心,让信仰成为精神的归宿实为不易。
现选读他生前的九首诗作以表达我们对这位卓越的诗人的无限痛惜、无比哀思之情。为他祈祷,愿他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