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年级学困生错题诊断和指导研究》开题报告
(2018-07-04 08:54:20)
(一)课题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界定清楚、真实可信、表述严谨) |
1.问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比较薄弱等诸多原因,客观上造成了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厚,积极性较差,上课被动听讲,以致教学成绩总是难以提高。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失去信心,完全丧失学习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困生”,这种现象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表现尤为突出。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1.学困生的错题归因存在问题。多数教师把错题归结为学生粗心、不理解或智力障碍,从而忽略许多数学教学上的失误,没有真正挖掘出错误出现的根本原因(包括数学心理学方面)。2.教师对学困生的错误缺乏有效指导。仅仅通过重复加强训练,学困生只是在记忆上下功夫,虽然暂时解决了解题问题,却对数学没有实质性地理解。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要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和学习能力,首先要分析学困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问题中追根溯源,发现学困生学习困难的根本原因,其中研究学困生的错题,就是一种快速有效地教学策略。发现学生的错误,诊断错误产生的原因,并对学困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是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措施。
2.课题的设计
(1)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学生。
(2)错题诊断,就是教师根据学困生的错题情况,从数学知识掌握和学生做题心理两方面进行客观分析,站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去诊断查找出内在原因。
(二)课题研究目标、任务和研究方法 1.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诊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错题的成因。 (2)通过研究,探索高年级数学学困生错题的诊断与指导对策。 2.研究内容 (1) 高年级数学学困生错题的成因诊断研究。 根据学困生的错题,找出出错的原因。 (2)高年级数学学困生错题的类型研究。 针对学困生错题集中的类型,归纳特点。 (3)高年级数学学困生错题的教学指导研究。 针对学困生集中的错题,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运用练习,适当时候多提问学困生;练习题时,简易题让学困生板演,加大分析、改正的针对性;辅导时,采用一对一的辅导,便于学困生理解、改正。课堂上针对学困生易错知识,改进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困生易错的不同地方,每个学困生建立错题本,有针对辅导。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找出适合学困生的学习方法。 3.研究对象 以我校的五年级(1)班和六年级(1)班为实验班展开课题研究,对比参照班为本校的五年级(2)班和六年级(2)班。 4.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了解错题出现的理论分析,了解学困生产生错题的心理等等。 (2)行动研究法:通过日常练习、测试,汇总学困生错题情况,对错题进行分析,寻找对策,在课堂中加以运用,边修改,边实践,完善课题研究,检验运用效果。 (3)经验总结法: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积累经验,找出适合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教学方法。如课堂上的重复别人发言,对他们提问简单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小组活动时一对一帮扶,课下教师个别辅导,与家长积极联系。 (4)个案研究法:是指对高年级数学学困生在一年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高年级数学学困生错题的成因,并给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对策。
通过搜集资料、观看视频和课堂诊断等途径,根据个人课题开展的具体过程以及本课题研究内容的实际情况,特拟定以下三个研究阶段: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8年5月—2018年8月) (1)收集并学习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探讨;
2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9月——2019年3月) (1)对数学学困生错题类型进行调查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实验班级学困生错题类型,让学困生准备错题本,对学困生错题本进行认真分析总结,11月底完成《高年级数学学困生错题诊断》。对学困生各种错题类型,造成错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学困生错题的误区及原因,以及下阶段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指导学困生有效提高做题正确性的方法。 (2)确定个案:在日常课堂上对学困生发现的问题基础上,在六年级数学学科选择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学困生,建立错题档案。 (3)研究成因和对策:及时记录研究情况、结果、感想、体会,分析处理相注意追踪分析,探求共性特征,分析学困生各类错题的形成原因。有目的有计划的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实验,以摸索、形成、积累克服学习障碍的有益经验。针对学困生集中的错题,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运用练习,适当时候多提问学困生;练习题时,简易题让学困生板演,加大分析、改正的针对性;辅导时,采用一对一的辅导,便于学困生理解、改正。课堂上针对学困生易错知识,改进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困生易错的不同地方,每个学困生建立错题本,有针对辅导。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9年4月—2019年5月) (1)进行课题实验成果的终结检测,对实验成果进行理论升华,同时收集整理实验材料。 (2)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完善课题成果,同时对课题实验资料进汇编整理。 (3)在课题推广的基础上,积极撰写《小学数学高年级学困生错题的成因诊断典型》的研究报告。 (4)汇总相关研究成果,提交课题结题的申请鉴定。 (四)预期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时间(月) 任务名称 成果类型
2018.6 学生错题方面的理论学习
2018.7 收集错题案例
2018.9 收集错题案例
2018.10 错题诊断分析
2018.11 错题诊断分析
2018.12 错题诊断分析
2019.1 学困生学习辅导
2019.2 学困生学习辅导
2019.3 学困生学习辅导 2019.4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错题诊断和指导案例汇编》整理 错题汇编
20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