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题聚焦】极地船舶技术与发展

(2017-07-12 08:52:29)

一、前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们对北极航道探索的不断深入,现已形成两条规模化的北极航道,分别为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因北极航道比传统的亚欧和亚美航线缩短40%航程,所以北极航线背后的航运利益不可小觑。同时,北极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其探明的油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3%,天然气储量占世界储量的30%。进入新世纪,极地地区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目光,极地船舶及油气开发装备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正得到飞速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近北极国家,中国东部沿海到北欧或北美东部走北极航线航程最短。加强极地船舶设计建造技术研发,形成规模化常规化极地船队,对我国未来实现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极地船舶分类及发展情况

极地船舶最开始是作为航海探险之用,经过数百年的演变,现如今,极地船舶已经发展成为涵盖极区油船、极区LNG船、极区散货船、极区集装箱船、极区海洋工程船及极区破冰船等多功能全方位支撑极地探险、航运、科考的装备体系。

目前,在环北极国家中,除冰岛、丹麦外,俄罗斯、加拿大、美国、芬兰、瑞典、挪威都拥有一支强大的破冰船队。其中,俄罗斯最多,拥有31艘破冰船,含6艘核动力破冰船;加拿大有6艘;美国有6艘。中国目前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为正在服役的“雪龙”号,属于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

三、极地船舶发展现状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2008年以来,加拿大和德国率先进行了西北、东北航道的试探性商业航行。目前,世界范围内冰区船舶的研发形势看好。韩国STX已着手开发大型冰区集装箱船、极地破冰穿梭LNG船;三星重工已将冰区船舶作为其新技术研发的重要方向;大宇造船将破冰油船、北极钻井船作为重点高新技术产品进行研发;欧洲也在重点研发冰区船舶配套设备。

从政策上来看,目前涉及极地船舶的国际规则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于2006年颁布的《极地船级要求》,随着历年的几次修订之后,各国船级社纷纷将该准则纳入其入级规范中。另一方面是国际海事组织(IMO)《极地水域航行船舶国际准则》,内容涉及到船舶安全和环保两部分。中国船级社于2016年三月发布了《极地船舶指南》,与之前已经颁布的船舶冰区加强和船舶防寒的规范要求构成完整的船舶规范体系。

四、我国极地船舶发展的几点建议

对于我国而言,要积极实施极地战略,必要先发展适应本国需求的极地船舶。虽然我国在极地船舶的设计研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极地船舶设计中一些核心关键基础问题仍未解决,严重制约了我国极地船舶研发建造能力。

首先,要积极参与国际海事组织的各项规则制定,只有在规则制定上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才能最大化的实现其经济利益,要摆脱被动适应新规则的局面,同时也要加快推进我国极地船舶规范建设与研究。

其次,要攻克极地船舶上的技术难题,健全相应配套设备,争取尽快实现极地船舶设计建造及关键配套设备自主化的目标。同时着力发展绿色极地船舶技术,掌握高端极地船舶技术核心内容,注重相应基础技术的研究,提升市场竞争力。

最后,要大力发展培养极地船舶设计建造、操纵及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加强与各国之间的学术交流,为极地船舶实现自主研发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