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近似数的几种方法

在实际解题时,往往根据需要取一个数的近似值。取近似值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四舍五入法
这是最常用的求近似数的方法。当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比4小的时候,就把尾数舍去;当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比5大时,把尾数去掉后,要向前一位进1。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要保留到哪一位,只要看它的下一位上的数是几就行了。例如,计算0.731×2.3(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时,先求出准确值1.6813,再根据保留两位小数的要求看小数点后第三位。因为小数点后第三位是1,小于4,所以0.731×2.3≈1.68.又如,计算35.6÷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除到小数点后第三位时商是5.085,因为小数点后第三位是5,所以,35.6÷7≈5.09.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把一个数的尾数省略后,不管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都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用进一法得到的近似数总比准确值大。
例如,有525千克粮食,每条麻袋可装100千克,一共需要几条麻袋?通过分析这道题,我们不难发现,525千克粮食装了5麻袋后还余25千克,所以还要增加一条麻袋,即省略尾数后要向前一位“进1”。列式为:
525÷100=5.25≈6(条)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把一个数的尾数省略后,不管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几,都不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用去尾法得到的近似数总比准确值小。
例如:把350张纸订成每本40张的本子,最多可订多少本?通过计算,350除以40商为8.75,也就是说订成8本后,剩下的不足40张,不够订一本,因此要把尾数舍去。列式为:
350÷40=8.75≈8(本)
综上所述,取一个数的近似值,对于计算题通常用“四舍五入法”;对于应用题,通常根据题目的实际意义和具体要求决定取近似值的方法。
2.进一法
3.去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