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苏轼的《行香子·述怀》

(2021-06-24 10:56:22)
标签:

情感

诗词

文化

杂谈

历史

分类: 读书
读苏轼的《行香子·述怀》
苏轼的《行香子·述怀》,粗略看去,似乎有点伤感消沉。而关于此词牌的说明却有“行香子词音节流美,堪称词林中之佳调”一说,故此研读一下,弄清原因,
《行香子·述怀》全文是:“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古诗文网》对这首词有详细的注释,摘要如下。
关于创作背景,“此词……应是苏轼在宋哲宗元祐时期的作品。元祐元年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的重位。但政敌多次陷害虽未得逞,却使他对官场生活无比厌倦,感到‘心形俱悴’,产生退隐思想。”
译文是“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值此良辰美景,把酒对月,须尽情享受。名利都如浮云变幻无常,徒然劳神费力。人的一生只不过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一样短暂。  虽有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无所施展。姑且借现实中的欢乐,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何时能归隐田园,不为国事操劳,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就足够了。”
网上的赏析文则太长太杂,撷其精要更易于理解。词的上片是写词人赏月时的思考。夜色空气清新、月光皎洁,把酒对月,欲谋一醉。而为政治纷争所困扰的苏轼,心情苦闷,不由得思索人生的意义。他觉得,人们追求名利是徒然劳神费力的,万物在宇宙中的存在都是短暂的。他集中使用了三个众所周知的比喻,即白驹过隙、燧石之火、庄周梦蝶,把古人关于人生短暂和虚无的思维形象化了。
下片是感叹和抒发情怀。前两句是怀才不遇的感叹。就算你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也得别人亲近采纳你的意见。既然意见不被采纳,只能自我解脱,方法就是他一贯主张的超然物外,放下执着,以“苟有可观、皆有可乐”的观点对待眼前的一切,乐享自然天真之趣。但最好的解脱方法还是离开官场,归隐田园,且再无奢望,只需要“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闲悠简朴生活就足够了。
这首词的确带有一丝消极情绪。但从总体来说,与苏轼在各种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超然物外、豁达豪放也是一致的。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功成身退的愿望,在他身上而言,是矛盾统一的,而且贯穿始终。所以他不说现在归隐,而是考虑“几时归去”,也就是要在实现了政治抱负之后功成身退。词中所表现的幽美夜色、开怀畅饮、放下执着、思维形象,以及超然物外、休闲简朴、乐享天年的态度,读者读后不仅不会感到其说教枯燥,反而会从中借鉴到看淡功名利禄,摆脱得失荣辱的思路,养成乐观旷达的情怀,这与词牌音节流美的特色也是一致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洋节东渐
后一篇:题金顶佛光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