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语文分层作业的探索

(2019-05-21 08:59:56)
分类: 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分层作业的探索

朱小利

    传统的教学,布置作业“一刀切”,教师设计布置的作业往往使后进生“吃不消”,优等生“吃不饱”,这使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处境。这是长期以来各科教学“高耗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当前形式下,教师必须确立面向全体学生,确立分层递进的教学观,充分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要求的练习,才能使学生们在作业的天地中享受充分的“自由”。 我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 确立指导思想

    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协调教师、家长、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学会自我设定并实现目标,树立自信与自尊,实现人人努力,人人发展。

    “分层作业”包涵教师分层设置作业、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两个方面。教师分层设置作业,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学习时间等因素, 针对班级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对作业内容与要求进行分层,体现作业的差异性、层次性、递进性。学生自主选择完成,指的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内在的发展需求,自主选择适合层次的作业,并高质量完成。

    二、争取家长的参与、配合

    我们印发了《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全面介绍该研究,提出家庭中教育、督促的要求,并征求家长意见。经统计,全校85%的家长表示支持,也有15%的家长表示反对或担忧,认为分层可能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惰性、自尊心受挫、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于是,我们组织班主任、学科教师,以家长学校授课、家访、书面、电话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分析“分层作业”的科学性,交流学生学习状况及指导督促的措施,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同时,我们据家长意见,对研究方案进一步完善,对操作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

    三、指导学生分层

    为杜绝教师人为分层给学生及家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的研究不给学生主观分层,而是采取在教师指导和家长配合督促下,分组时给学生讲清分组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三类。A优等生、B中等生、C学困生,以学生每单元学习的成绩及作业成绩作为评价划分的依据。学生自主确定层次,自主选择作业,以发展性的目标鼓励各层次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实现主动发展,全员发展。

    四、 制定作业分层要求

    1、优等生减少作业量,给予自由发展的时空

    优等生对教材知识领会掌握较快,解答相应的基础性作业游刃有余。因此,教师要适当减少他们做基础性练习的量,使他们从简单作业的机械练习中解放出来,拥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去做一些融综合性、灵活性于一体的高智力题。以古诗学习为例,对于优等生,就不必布置抄写诗句的书面作业,而是让他们自己去背诵,直接默写即可,默写中如有错误,则自己再有针对性地抄写及重默。事实上,对于区区几首小诗,优等生总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快地掌握的。对于重点词义、诗句义、诗文中心的理解,教师也只需提口头背诵要求即可,无须费时抄写。我们应该相信这一层次的学生绝对能把基础知识掌握得扎扎实实。对他们而言,更重要的是在快速掌握基本知识、基础技能的基础上,自觉地去练习一些源于基础,利于智力进一步开发的“难题”,如诗句所展现景象图的描绘、诗意的详细描述等。

    2、学困生控制作业量,确保基础知识的掌握

    这里所说的“控制”,并非是“减少”之意,而是增加基础知识的作业量,减少有难度知识的作业量。以古诗学习为例,学困生就必须在背诵之前认认真真地把诗句、诗意乃至带点词义,诗文中心抄写一遍,然后让他们逐项背诵给与自己结对的优等生听,最后才能默写观其效果。如果默写情况仍尽人意,就还得回头重新有针对性地抓住错误重点进行第2轮背诵与默写。相对于优等生而言,其作业的量要多一点或多许多,教师的再批改等工作量也须多付出一至几倍,但为了后进生能扎扎实实地掌握好基础性的知识,这些作业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老师的耐心付出也是应该和值得的。

    3、中等生调适作业量,力求学习要点的理解

    中等生的作业量,则介之于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仍以古诗学习为例,中等生必须抄写诗句原文,而诗意、带点词义及诗文中心这三项,则可以自由选择,但最终也须以能完全默写出为标准。若掌握不够理想,则也须“对症下药”,重点纠错,直至完全掌握为止。

    五、 采取措施,确保作业的“有效性”

    1、集体备课。我们把“分层作业”的设置作为集体备课的内容之一。学期初,各教研组将学期集体备课(含分层作业的设置)做好分工。集体备课前主备人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好分层作业,集备时讲明设计内容、意图、各类重点及不同学生完成需要的时间,组内教师研讨修改,最终确定每章节的分层作业内容。同时,“分层作业”中的问题、困惑,也成为集备研究的内容。

    2、作业审批。各组集体研究的分层作业以书面形式上报教研组长进行审批。对于分层、难度、容量存在问题的即时指导修订或提出调整建议,既提高了“作业分层”的质量,又使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如何科学、规范地设置分层作业。

    3、自选完成。学校统一“分层作业”记录要求,每位学生完整记录好各科各层次作业,并由小组长检查记录情况,杜绝了漏记现象。在完成必做的基础类A层作业的基础上,鼓励学习暂有困难的学生选做拓展类B层作业;鼓励中等水平的学生完成B层作业,选做探究类C 层作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好A、B、C三层次作业。

    4、评价与激励。采用分类评价学生的作业。对三类学生的作业不按同一标准进行评价。对优等生评价从严,对中下生评价放宽。对优等生的作业,采用分类竞争评价制。课堂作业,我让优生与优生比作业的速度,比作业的质量,改变那种书写认真,答案正确就给满分的做法。通过分类评价优生的作业,在优生中形成了竞争的氛围,使他们永不满足。对中等生的作业,在完成基本作业的情况下,超额或挑战A类学生的作业,做全对加2分,挑战不成功加0.5分给予鼓励。对中下生的作业,做对就可以给满分;超额或挑战B类学生的作业给予加分鼓励。作业做错了,暂时不打分,等他们真正搞懂订正后,再给他们打分。有时,中下生订正后还不能全明白,我就针对他们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再设计同类题型让他们补做,练一次,进一步,再练一次,再进一步,不断给他们加分。这样,他们通过反复作业,从日益提高的学习成绩上,切身体会到成功的滋味。在单元学习评价中,采用统计本单元加分情况来作为单元成绩附加分,从而激发起孩子的学习欲望。

综上所述,教师只要随时把握好各类学生的学习状态,从宏观上调控好学生的作业量和作业难度,放归予学生一定的作业自主权,学生们就会摆脱传统应试式作业的桎梏,走上快乐作业之旅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