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存在的意义
(2019-01-30 00:07:44)
标签:
知否杂谈吐槽 |
分类: 吐槽 |
其实,这个题目很大,我写不出来,应该说影视作品对我和我身边人的意义。
我其实以前也不理解,为什么部队会有文艺兵的存在,士兵是保家卫国的,文艺兵能干什么?一直到这几天我让自己冷静,理智去感受,才让我发现了之前我没有勇气深究的理由——无论我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了之前的状况,的确是一个站在聚光灯下的人给我带来了亮光,拯救了我摇摇欲坠的精神世界。当然,我的抗拒心也导致效果不太好,而愿意完全打开心扉的人才真正得到救赎(我在网上看到不少这样的例子,而带去亮光的不一定是朱一龙,是好多人,他们的共同点是广为人知,所以我的结论是频道对上了就可以得到帮助,而广为人知相当于把频道发散出去)
说的有点夸张了,但是真正感受过的人一定能明白我的意思。今天看到有小笼包晒了已经到货的写真集,从视频中看,并没有我期待的破魔箭笑容,可能这个福袋要让我失望了,不过在等待中感受到的用善意拥抱世界的力量又给我增加了勇气,走出黑屋子的勇气,我努力积蓄着,希望可以在某个契机一鼓作气。
因为不能看知否,我对其他的剧更加没有信心或者兴趣,所以我就不断的翻找,看到了2个短片。《一个桶》和《三分钟》,分别是贾樟柯和陈可辛导演的。两个导演我都是听过名字,没有特别能挂钩的作品在我印象中浮现,所以应该是名气大但是和我频道不对接的类型。
《一个桶》画面很漂亮,但是情节有点明显的戏剧特征,能感受到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并且让我对父母的爱多了一分感慨,但是觉得有点不自然,说不到点子上;
《三分钟》我不是第一次看了,第二次甚至第三次了,每次都能哭出来,通过一个孩子的行为(挥舞指挥棒,跟着火车奔跑,压下对妈妈的思念背诵乘法口诀)没有思念的台词却又最直观的感受到孩子告诉我们的——我想妈妈,我想和妈妈在一起。
虽然评价不同,但是我能感受到导演传达的东西,也能感受到自己因为这段短片引发的对自己生活的思考——我会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我会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我会对春节还在岗位上忙碌的人们更多的体谅和感恩。
我看到一个消息,据说宫斗剧被下架禁播了。
个人是拍手叫好的,虽然我好像只看了《甄嬛传》的一小部分,其他的我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看,但是其实我在生活中感受到了这些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的——之前公司要招2个员工,一个仓库文员,一个办公室文员,但是招进来的人大概认为我们是打算二选一,于是来了一个办公室小争斗。我非常不喜欢这样的工作氛围,所以我把原本计划留下的那个爱好“斗”的提前结束了试用期,辞退了。
之前看过一份截图,是镇魂女鬼在群组里商量如何抹黑小笼包,让小笼包背黑锅的内容,一看就是看剧看多了,跟着剧中的陷害的思路在走。
人在看剧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被影响,只是自己不一定能发现罢了。
我一直很好奇,广电的审核到底审核什么内容,《知否》的三观问题这么大,居然就被通过了。这是鼓励大家学习的意思吗?
女主:一直吊着,对爱情不主动不拒绝,3段感情都是对对方的付出视而不见,只考虑自己,自私至极;(我只看到大婚,但是看预告中有着她把男主当东家的片段,不知道我理解是否有偏颇,等剧结束了我2倍速刷完再看)
如果我们的年轻女孩子都以此为榜样,我真的为男孩子感到悲哀。我想我需要教会儿子,在爱情中也要记得自尊,把你的一片真心放在脚下践踏的女孩子,我不觉得是良配。
男主:对余嫣然的算计,对齐衡的算计,对贺弘文的算计……让我觉得,是不是男人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择手段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
或者说,导演想告诉我们,童年有阴影的孩子长大了做什么都是值得原谅的?
各种双标也告诉我们,人都是有背景的,双标无处不在?你被不公平对待就该受着?
鉴于齐衡是活在预告中的,我倒也对齐衡的后期了解了一点。
之前一中举,母亲还未恢复的时候就让母亲去提亲;结婚后仍然对六妹妹念念不忘;桥头见面……
导演这是鼓励男人要对初恋永远铭记吗?那我以后要跟着儿子去上学了,谁知道哪里来的小妖精就勾走了我儿子的心,这可是一辈子的事情呀!不知道导演现在的太太是不是自己的初恋呢?
其他角色也有不少崩的,等看完挑有印象的写吧。
我也知道,看剧有自己的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感受是不同的,但是这部剧的角色传达给人的三观真的是非常有问题的。以这部剧现在的热度,我不知道会不会在更多电视台播出,我甚至希望他现在立刻下架。
(补充:
因为网上对男女主的三观的推崇,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我觉得末日是最考验人性的时刻,国内的末日文我看多了,我选了三部国外的末日电影来看。
即使是在末日,把人性裸露在外的时刻,导演都是带着批判和怜悯的,绝对不是带着提倡和鼓励的。
我禁止孩子看知否。我也很庆幸我看了,我甚至可以云淡风轻的和别人谈起,但是,对于推崇男女主行为的人,我必须要警醒保持距离。这大概是我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收获。)
-----------强迫自己冷静的分割线--------------
写着写着又冲动了。
其实像妹妹一样看剧只图爽的人来说,这部剧没有问题。很大可能是我太较真了。
因为个人经历不同,其实看剧的感受也会不同,或许我对背叛太过敏感了。
而因为大概是比较理想化的原因,我对感情比较追求纯粹,爱情和面包,我向来是选爱情的,但是如果这个爱情里掺渣了其他东西,我会觉得恶心。
亲情在我看来,恐怕凌驾于爱情至上,我比较幸运两者没有冲突。我不太能接受为了爱情抛弃父母,除非是另类的极品,毕竟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
我大概太过投入,所以,嗯,我现在在怀疑自己还能不能做观众朋友了。
前几天知乎有一个问题,问“不希望朱一龙演什么作品”,我的回答是他演什么我看什么,如果可以提要求,最好不要演无脑爱情剧,如果能剧情逻辑情感逻辑双双在线就更好了。(我这样要求的原因是他比起剧本更注重团队),现在我恐怕要增加一个期望,请以后选剧本的时候看看三观可以吗?当然,还有一个奢望,如果能多演电影少演电视剧就更好了,我对国内的电视剧真的不敢抱有希望了(不是说所有的都不行,我知道有好的,问题是我对很多题材不感冒甚至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