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随笔:用爱和包容原谅孩子所有的过错

(2017-03-25 22:07:12)

用爱和包容原谅孩子所有的过错

---谁也不知道你是谁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我愿用爱和宽容原谅一个孩子所有的过错,仅此而已!看着微博中曾经写下这样的签名,那件事还依旧清晰回荡在我的脑海里,记忆犹存。

六月,似水流年,激情似火,又是一年高考,无数莘莘学子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用笔尖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梦想,于是这个季节多了几分热情洋溢的色彩,每个角落都渗透着生机和活力的味道。

 还清楚记得那天,阳光灿烂。我和往常一样,上午第三节上课铃声还未响起就已经站在了五(5)班教室门前候课了,因为第三节是我的英语课。一节课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和往常一样进行并愉快结束了。我将点读机放在了教室的书柜里,和平常没什么不同。第四节没课,我直接下了楼去办公室批改作业。

下午第二节是五(6)班的英语课,我想起了放在了五(5)班的点读机,那是学校配给每个英语老师用来给学生播放听力的电子教具,但当我去取的时候,发现点读机不见了,班长和几个同学一起把书柜找遍了,也没有点读机的痕迹。难道丢了?被人顺手牵羊了?我在想,不可能,每次上完课我都是放在教室的书柜里的,从未丢过,这次也是如此。

“谁把英语老师的点读机拿去了?赶快还给英语老师”班长张钰杨在教室大声说道。

“谁偷了老师的点读机,赶快拿出来”

“有人竟敢偷老师的东西,得好好把这个贼抓出来”

 ……

 上午第四节是数学课,而且第三节下课的时候数学老师已经在教室门口候课了。放学后数学老师负责锁门,并排队护送学生离校回家。会是谁呢?我纳闷了:点读机明明放在书柜里的,怎么就没有了呢?况且,中午放学后同学们全部都回家了,午后1点班主任老师就已经在教室里跟午班了,那时校门才开,学生会陆陆续续来校。如果点读机真丢了,我会很痛心,不是为点读机,而是为我的学生。学生怎么能拿培养教育他的老师的东西呢? 无疑他这样的做法和举动真的让我很伤心,也很生气。

    午休时间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想起学生们那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神,笑靥灿烂的脸庞,活泼可爱的身影我怎么都不相信点读机会找不回来。此时此刻,我很失望,也很失落,谁都无法体会到一个当老师的在自己学校的教室里丢东西的心情了。

思索了很久,按“正常”的做法,作为科任老师应该和班主任老师一起把这个“小偷”清查出来,然后让他向全班“检讨”,并立下保证,永不再犯,从此也让他永远别想在他人面前抬起头来,以示惩戒。可是我能这样做吗?我在问自己。纵使能,这个“小偷”怕也是找不出来了。

此时此刻,脑海里突然想起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无痕的”于是又是一番纠结的思索。

下午第三节课是班会,五(5)班班主任赵杜鹃老师邀请我一起参加班会。原本学校例会上安排拟定好的周一班会主题“紧抓安全教育不放松,人人争当文明小卫士”。班里发生了这样的“意料之外”突发事件,赵老师临时改变了今天的班会主题和内容。上课铃刚响过,班主任赵老师拎着一部放音机走进了教室,随着低缓柔和的音乐声响起,她开始慢慢说道:“现在,作为班主任,老师现在的心情非常难过,为咱们班发生这样的事情而难过,为在坐的各位当中的一位同学而难过,因为他做了一件本不应该做的事情……现在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接下来,班主任老师便给孩子们讲了那个极富有哲理的微型故事,说明一时的贪念不仅可以伤害别人,同样也深深地伤害着自己。

此刻,教师里安静极了,似乎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那么清晰。于是我说道:孩子,你今天干了一件很多小孩子都曾经干过的一件事,这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并不丢人。我知道你一定不是故意的,只是一时出于好奇心,觉得好玩罢了,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一定复杂极了,后悔极了。但是你为了面子,为了今后还能阳光的在我们这所学校里和众多的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而不愿去主动交给老师,老师知道,你本质善良,你不是一个坏孩子。

利用这节班会课,班主任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

1.假如这个点读机是我丢的,我会怎样?

2.如果是我没有得到别人允许,悄悄地拿了这个点读机,想象一下心里能高兴多久?

3.如果每个人都可以乱拿别人的东西,我们的班级会是一个什么样子,请描述一下。

在十几分钟的讨论之后,我听到了孩子们源自内心且不乏精彩的语言。

“如果是我拿了点读机,刚开始我肯定心里很高兴,因为这个点读机现在属于我了。可是很快我想心里肯定又开始担心了,心怕被别人发现,肯定不敢拿出来用,心里不踏实,很难过。”活泼的李焕东说道。

宋诗雨说道:“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我们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因为那是不礼貌的行为。

“我肯定饭吃不好,晚上睡不好,总害怕有一天被人知道了,大家说我是小偷”张芸洋接着说。

接下来,班主任老师又早黑板上写下两个问题让同学们谈论:

1.当自己犯了错误时,假如说你就是拿了点读机的这个人,你最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

2.你想对这个犯了错误的同学说点什么?

这一次孩子们讨论的更加激烈了,最后讨论结果:人都会犯错,只要知错能改,就是好学生,我们应该给予他改错的机会。

就在这时,班主任老师开始让每一个人都向这位就坐在大家当中的“犯错误的同学”说说几句自己的心里话。此时教室里又是一片安静,孩子们表现出了另样的成熟,每个人的发言都显得那样的动情与真诚。

副班长姚一鸣说:“朋友,我知道是你不小心拿了老师的点读机,我也知道现在你的心里一定很后悔,我们学过《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只要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想大家都能相信你,而且也会原谅你的,请你把点读机还给老师吧!”

“只要你能知错改错,你还是我们的好同学,好朋友!”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好汉做事好汉当,敢于承认错误,还是一条好汉!”调皮的马卓说道,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

……

出现这样的场景,我真的被孩子们感动了。在孩子们发言的最后,我激动地说道:“孩子们,我今天真的被你们的言语和认识深深感动了。现在,我们真诚的希望这位“犯错误的同学”能迷途知返,既然同学们都愿意给你一次机会,就请珍惜大家对你的帮助与信任,找一个恰当的时间,悄悄地把东西放回原处,而且没有必要知道你是谁了,就让这一切都成为你成长之路中一个永远的秘密吧!让我们为这位同学鼓鼓掌好不好?”教室里顿时掌声如雷。

就在此刻,班主任老师接着说道:“这位同学在一时间糊涂地拿走了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就偷走了自己原本纯洁的心,孩子,请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和做法,一切还可以挽回,老师知道你只是一时糊涂,如果你想明白了,明天早晨自觉主动的把它悄悄放回原处就好。就趁这个机会还到教室里,这样谁也不会知道你是谁了。”

顷刻间大家心情激奋,久久不能平息。趁着大家情绪还依旧颇高,我补充道:“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这们勇于改错的同学表示鼓励!”掌声持续了很久很久,弥漫了教室的每个角落。

最后,我问孩子们:“我们都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大家觉得遗憾吗?”

孩子们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如此的讨论之后,孩子们又学到了一些从来没有想到过的道理,我想正是这些关于如何尊重别人,怎样去帮助一个犯错的人的道理会让孩子们终身受益。

第二天,我和平常一样去教室上课,刚进教室,我一眼就看见了我的点读机静静的躺在书柜里,失而复得,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平静的我知道我走进了学生的心灵,用我的诚意抚慰打动了那个幼小的不成熟的心灵,因为我一直相信教育和爱的力量!

 此事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但每每想起此事内心还会激起阵阵涟漪。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教育的前提是尊重”,这种观点认为教师要用“润物细无声”地方法去潜移默化,去唤醒学生的自尊。

只有“无痕的教育”——才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我庆幸,我没有给孩子的心灵和自尊留下你印痕,我也庆幸,可爱的孩子,谁也不知道你是谁。

于是就在那天,我在微博中写下这样的签名: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我愿用所有的爱和胸怀原谅一个孩子所有的过错,仅此而已!

 

 

 

点评: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教育叙事,故事讲述的一位英语老师在自己所在的学校的教室里丢了教学教具——点读机的事情。这个老师也曾想过和班主任老师一起把这个“小偷”揪出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检讨,让他颜面丢尽,以后再也不敢做这样的事情。但是经过一番思量之后,这个老师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和班主任老师利用一节班会课,通过讨论巧妙的帮助这个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给与他改正错误的机会,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用宽容的胸怀和爱原谅了这个孩子的过错,从头到尾,没有伤害到任何一个学生,却让我们从心里认识了道理,还改变了那个同学,甚至连这个人是谁都没有人知道,点读机失而复得。既维护了这个学生的自尊,也让他重新拾起做人的勇气。

“真正的教育是无痕的。”是的,真正的教育应该如同那细润无声的春雨吹过孩子的心田,唤醒孩子心中美丽的种子,然后发芽,开出纯洁的花朵。在无痕的教育中,学生的自尊得到了呵护,懂得了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平等,切实体验到了独立人格的尊贵和教师的拳拳爱心。

孩子毕竟是孩子,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通过这件事,也让我们深深懂得了:作为老师,我们要善待孩子的错误,善于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尽可能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孩子,有时候不用批评教育,无声胜有声,教育的境界就应如此!

故事情节动人,冲突合理,中心突出,教育意义深远。教师心理活动描写细腻,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观察细致入微,师生对话生动简洁,是一篇优秀的示范性教育叙事。

(吴言点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