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T》理论简介(一千三百三十九)
(2023-03-28 08:35:34)分类: 理论探索 |
《NEUT》理论简介(一千三百三十九)
刘泽愚
凡是拥护相对论的都不懂相对论!
Those who support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do not understand it!
科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从理论本身看,刘文旺建立了统一相对论(已全文发表),从我的统一相对论中可以推导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全部,从而从理论上否定了相对论;从实验方面看,刘武青先生的实验表明:给蓄电池充电,使其拥有的电磁能量增加;压缩(或拉伸)弹簧,使其拥有的机械能增加;加热物体,使其拥有的热能增加。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物体的能量增加,其拥有的质量应该相应增加。遗憾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从电磁能、机械能和热能三个不同的角度上同时见到了物体能量增加而质量减少的事实。这就否定了质能方程,进而否定了相对论。此外,从天文观测发现的暗能量、暗物质以及卫星的异常加速现象等都是相对论所不能解释的。这至少说明相对论是有问题的,有人说:“所有反对相对论的人,都不懂相对论。”那就请懂相对论的人帮助爱因斯坦解释一下上述事实吧!
——刘文旺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已经存在一百多年了,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我们甚至没有任何科学的进步。人们一直把相对论奉为经典。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还不仅仅是在科学上造成的损失,更为根本的是他严重地影像了或者说制约了我们的思维。我们必须对现有的理论展开质疑,就像当年伽利略针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否定一样。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否定充分体现了伽利略的智慧:在一个透明的容器内放置某种气体,内在的温度计显示其温度T0、气压计显示其气压为P0。令一个观测者高速向其运动,那么他会观测到什么?一方面,由于运动的存在,这个容器的体积发生了变化:V‘=V0(1-β²)1/2,另一方面,由于其发出的光会由于多普勒效应而向紫端移动,因此,会产生一系列的观侧问题:首先,按λmaxT=σ其温度计的读数应该增加,但事实是温度计的读数是一个不变量;另一方面,由于体积减小温度升高由克拉玻龙方程PV=nRT,则气压强计的读数应该增加:P=nRT/V(1-β²)1/2,但实际上压强计的读数也不会发生变化。该观测者怎样解释容器中气体的平衡态?
量子力学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是由存在价值的。但是人们对波函数的解释是存在很多问题的。这也是人们对量子力学的质疑的根本原因。
另一位早期量子力学的先驱维尔纳·海森堡把波函数想象成掩盖了某种物理实在的迷雾。如果靠波函数不能精确地找出某个粒子的位置,实际上是因为它并不位于任何地方。只有你观察粒子时,它才会存在于某处。波函数或许本来散开在巨大的空间中,但在进行观测的那个瞬间,它在某处突然坍缩成一个尖峰,于是粒子在此处出现。当你观察一个粒子时,它就不再表现出确定性,而是会“嘣”的一下突然跳到某个结果,就像是抢椅子游戏中一个孩子抢到了一个座位一样。没有什么定律可以支配坍缩,没有什么方程可以描述坍缩,它就那样发生了,仅此而已。
波函数的坍缩是哥本哈根诠释的核心,这个诠释由玻尔和他的研究所所在的城市命名,海森堡也在此处完成了他早期的大部分工作(讽刺的是,玻尔自己从来没有接受波函数坍缩的观点)。哥本哈根学派把观察到的随机性看作量子力学表面上的性质,而无法做出进一步解释。大多数物理学家接受这种说法,仅仅是因为心理上的“锚定效应”:这个解释已经足够好了,而且是最早的一个。
虽然爱因斯坦并不反对量子力学,但他肯定反对哥本哈根诠释。他不喜欢测量会使得连续演化的物理系统出现跳跃这种想法,这就是他开始质疑“上帝掷骰子”的背景。“爱因斯坦在1926年所惋惜的是这一类具体的问题,而并没有形而上地断言量子力学必须以决定论为绝对的必要条件,”霍华德说,“他尤其沉浸在关于波函数的坍缩是否导致非连续性的思考中。”
2021年1月21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