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6099242174刘文旺的博客
6099242174
刘文旺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4,611
  • 关注人气:2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流击水(一千五百五十六)

(2022-11-16 08:43:40)
分类: 理论探索

中流击水(一千五百五十六)

                ——漫谈李子丰现象

刘文旺

   凡是拥护相对论的都不懂相对论!

Those who support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do not understand it

                              ——刘文旺

 现阶段,面对相对论正确与否存在的辩论,已经逐渐失去了科学探索的意义。反对相对论的人真的在质疑相对论、发展新理论;而维护相对论的人则是比较复杂的。假如相对论错误,从事和相对论有关的人的工作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因此,他们当中一部分人维护相对论,实际上是在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

——刘文旺

最近一段时间燕山大学教授李子丰教授关于相对论的哲学思考——李子丰认为现在相对论里所有的所谓的实验和验证都是假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一件好事,这表明还有很多人在关心理论物理的发展。还有敢于质疑相对论的人存在。学术界的辩论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是广泛存在的。我们熟知的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关于量子力学的完备性的争论被人们称之为世纪辩论。这一辩论在两位巨星相继离世后,仍没有结束。这就是存在于霍金和彭罗斯之间的大辩论(霍金基本上代表了量子力学的观点而彭罗斯则代表了相对论的观点),甚至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探讨同样的问题。面对李子丰的挑战,没有人敢于正面回答问题。只是转移话题——认为李子丰太幼稚。我认为,学术探讨应该正面回答别人的质疑或挑战而不是这样简单地回避。我个人的观点是:相对论是错误的:相对论不能解释天文观测发现的暗能量、暗物质以及卫星的异常加速现象。从理论本身看,刘文旺建立了统一相对论(已全文发表),从我的统一相对论中可以推导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全部,从而从理论上否定了相对论;从实验方面看,刘武青先生的实验表明:给蓄电池充电,使其拥有的电磁能量增加;压缩(或拉伸)弹簧,使其拥有的机械能增加;加热物体,使其拥有的热能增加。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物体的能量增加,其拥有的质量应该相应增加。遗憾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从电磁能、机械能和热能三个不同的角度上同时见到了物体能量增加而质量减少的事实。这就否定了质能方程,进而否定了相对论。有人说:“所有反对相对论的人,都不懂相对论。”那就请懂相对论的人帮助爱因斯坦解释一下上述事实吧!

相对论是错误的,量子力学也是不完备的,这一点从量子力学诞生之日起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是量子力学的三个奠基人(另外两个分别是玻尔和普朗克)之一,但是塔筒哥本哈根学派的找上门人波尔之间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大辩论。这一辩论至今还没有结果。

在这里多说一句,量子力学认为真空并不空,时刻有正反粒子对的产生,这就产生一个问题,这些正反粒子的存在,为什么不对运动的天体产生阻尼作用而使之运动速度逐渐减少?环境中充满各种物质,这些正反粒子对湮灭时释放出来的光会不会被我们环境中的物体、粒子吸收?不会,为什么;会,则真空的能量就会不断减少,后果是什么?会不会造成真空中不再有足够的能量产生正反粒子对?可问题是,我们为什么正处在真空能产生正反粒子对的时期?从哲学的角度上看,这是可能的,但从现实上看,这种可能性太小了。还有,我们原子或分子辐射出的光子为什么没有消失在真空中,而使我们实验室中出现能量不守恒的现象出现?

真空中同存在大量的正反粒子对的产生于湮灭过程,为什么宇宙的天空是黑暗的?!

这些正反例子为什么不与构成我们环境中的物质、我们人类本身的组成粒子发生湮灭哪?这些来自于相对论量子力学(由狄拉克首先创造)的错误否定了相对论本身。

其实,真空中的这些光子在未产生正反粒子对时,就应该被吸收,不然会与量子力学不相容。这需要解释!

引力质量等与惯性质量,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广义相对论中不承认引力的存在,万有引力相互作用是时空的弯曲的结果。那么,引力质量是什么?惯性质量又是什么?惯性也是一种空间弯曲的结果吗?

质量可以造成空间弯曲,这一点在我们经典物理中是没有“想到的”,但是,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就会发现,由于空间的压缩,会使其作用明显增加。即在考虑原有的质量引起的相互作用,再叠加上这种时空的弯曲,则作用会加倍。爱因斯坦在解释光线的弯曲的时候也是这样分析的,即光线的弯曲之所以比牛顿理论计算的数值大一倍,原因是,一半是引力作用的结果,另一半则是则是空间弯曲造成的。这样,我们太阳系中的所有的行星的运动轨道就会应该发生明显的变化。而此不是事实,我们没有考虑空间就解释了行星的运动,这是为什么?!

若真是这样,则也不用引入暗物质了。在考虑着双重作用后,星系或星系团的发光质量就可以维系星系、星系团的运动了。无需为寻找暗物质而发愁了。

中流击水(一千五百五十六)2021711日星期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