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击水(一百六十六改)——漫谈李子丰现象

分类: 理论探索 |
中流击水(一百六十六改)
刘文旺
Those who support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do not understand it!
——刘文旺
最近一段时间燕山大学教授李子丰教授关于相对论的哲学思考——李子丰认为现在相对论里所有的所谓的实验和验证都是假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一件好事,这表明还有很多人在关心理论物理的发展。还有敢于质疑相对论的人存在。学术界的辩论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是广泛存在的。我们熟知的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关于量子力学的完备性的争论被人们称之为世纪辩论。这一辩论在两位巨星相继离世后,仍没有结束。这就是存在于霍金和彭罗斯之间的大辩论(霍金基本上代表了量子力学的观点而彭罗斯则代表了相对论的观点),甚至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探讨同样的问题。面对李子丰的挑战,没有人敢于正面回答问题。只是转移话题——认为李子丰太幼稚。我认为,学术探讨应该正面回答别人的质疑或挑战而不是这样简单地回避。我个人的观点是:相对论是错误的:相对论不能解释天文观测发现的暗能量、暗物质以及卫星的异常加速现象。从理论本身看,刘文旺建立了统一相对论(已全文发表),从我的统一相对论中可以推导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全部,从而从理论上否定了相对论;从实验方面看,刘武青先生的实验表明:给蓄电池充电,使其拥有的电磁能量增加;压缩(或拉伸)弹簧,使其拥有的机械能增加;加热物体,使其拥有的热能增加。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物体的能量增加,其拥有的质量应该相应增加。遗憾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从电磁能、机械能和热能三个不同的角度上同时见到了物体能量增加而质量减少的事实。这就否定了质能方程,进而否定了相对论。有人说:“所有反对相对论的人,都不懂相对论。”那就请懂相对论的人帮助爱因斯坦解释一下上述事实吧!
相对论存在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现阶段,人们虽然没有达成共识。但是,相对论的一些观点已经逐渐淡出视线。在中学的课本中大量介绍了量子力学的理论知识和一些简单地粒子物理等知识。维度关于相对论的介绍已经不存在了。
这穷是反映了人们对相对论的错误性的默认。
我们通过简单地分析就能理解这一点。
由太阳放出的能量可由计算公式E=mc2算出,由此得出的太阳的质量损失为400万吨/秒,则一年应损失约3153600万吨,这样的质量损失与太阳具有的质量总量相比是很小的数值,但这会直接影响行星环绕太阳的运动,我们可以通过观测由于它具有质量的这一损失,带来的行星绕太阳运动轨道的变化。来检验公式E=mc2的正确性。我想得到的结果应是否定的。因此,与太阳放出的能量相对应的质量损失应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数值,这也充分体现在按E=mc2计算太阳的因产生热能而在核反应中应具有的中微子数量时,出现了严重短缺现象---中微子短缺现象。我认为这否定了相对论的正确性。
核爆炸中释放出的能量应大于理论上计算的E=mc2。因此,不是中微子不够,而是具体的过程根本就不需要损失那样多的质量,也就不需要那样多的中微子了。这否定了E=mc2。因此,太阳中微子短缺事实的存在,否定了E=mc2进而否定了相对论。
相对论的一个鲜明的观点,就是光子相对于任何一个观测者的运动速度都是不变的。但是,在切伦科夫辐射中光子相对于粒子的运动速度不等于光速,而是滞后于产生光子的粒子的运动,在粒子的后面。形成锥形辐射。
电磁理论的成立与具体的介质无关,光子运动速度只由介质的折射率决定,即C=1/(εμ)1/2,对于同一种介质这是一个不变量。则光子在真空中拥有与观测者及光源的运动无关的运动速度,则我们有理由认为在其它任意介质中,光子拥有同样的运动速度不变性。但这不具有绝对性。由切伦科夫辐射现象可知,在此现象中运动的荷电粒子产生的光子运动速度小于粒子的运动速度。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介质中有粒子的超光速现象,则在真空亦应有超光速运动的存在,但这直接与相对论相矛盾。在相对论中甚至连v=c都是不允许的,当v≥c使相对论中的系数1/(1-/v2/c2)1/2为一虚数值。
但是,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是适用于包括真空在内的所有介质的!
2021年7月11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