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击水(一千四百二十三)
(2022-09-03 14:20:16)分类: 理论探索 |
中流击水(一千四百二十三)
刘文旺
Those who support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do not understand it!
——刘文旺
最近一段时间燕山大学教授李子丰教授关于相对论的哲学思考——李子丰认为现在相对论里所有的所谓的实验和验证都是假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一件好事,这表明还有很多人在关心理论物理的发展。还有敢于质疑相对论的人存在。学术界的辩论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是广泛存在的。我们熟知的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关于量子力学的完备性的争论被人们称之为世纪辩论。这一辩论在两位巨星相继离世后,仍没有结束。这就是存在于霍金和彭罗斯之间的大辩论(霍金基本上代表了量子力学的观点而彭罗斯则代表了相对论的观点),甚至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探讨同样的问题。面对李子丰的挑战,没有人敢于正面回答问题。只是转移话题——认为李子丰太幼稚。我认为,学术探讨应该正面回答别人的质疑或挑战而不是这样简单地回避。我个人的观点是:相对论是错误的:相对论不能解释天文观测发现的暗能量、暗物质以及卫星的异常加速现象。从理论本身看,刘文旺建立了统一相对论(已全文发表),从我的统一相对论中可以推导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全部,从而从理论上否定了相对论;从实验方面看,刘武青先生的实验表明:给蓄电池充电,使其拥有的电磁能量增加;压缩(或拉伸)弹簧,使其拥有的机械能增加;加热物体,使其拥有的热能增加。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物体的能量增加,其拥有的质量应该相应增加。遗憾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从电磁能、机械能和热能三个不同的角度上同时见到了物体能量增加而质量减少的事实。这就否定了质能方程,进而否定了相对论。有人说:“所有反对相对论的人,都不懂相对论。”那就请懂相对论的人帮助爱因斯坦解释一下上述事实吧!
相对论特别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存在太多的问题。因此,相对论是一个错误的理论。
我们知道,相对论起源于对光速不变现象的解释。但是个呢不能不存在攫夺的光速不变现象。当年M-M实验发现的光速不变现象是有条件的。因此,从绝对的光速不变现象得到的洛伦兹变换是没有依据的。然而,测评洛伦兹变换得到的相对论就失去了存在的实验基础。
其实,相对论与我们熟知的任何一个物理分支都存在不相容问题。下面我们分析一下由相对论引出的悖论。我们是根据学科进行分类的,但在进行分类时,由于涉及的内容较复杂,很难鲜明地把它们归于那一类别。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型。
在进入本节内容之前先讲一个小故事,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M-M实验对相对论的建立是多么的重要,但是,有很多大科学家,如诺贝尔奖得主洛伦兹、迈克尔逊、斯塔克、勒纳、阿尔文等都反对相对论。M-M实验被认为是相对论的实验基础,正是为了解释该实验结果才直接导致了相对论的诞生。但是,迈克尔逊和莫雷却不认为自己的实验是光速不变原理的实验基础,而是地球完全拖曳以太的实验证据。据说迈克尔逊晚年见到爱因斯坦时,对爱因斯坦说,他不接受相对论。
(1)、在相对论中有运动物体质量增加现象,这需要其他方式的解释。相对论的解释是有问题的。其实,爱因斯坦本人也认为可能是动量的变化,而不是质量发生了变化。
我们假设做这样的实验,在地面上用一个弹簧称拉住一个重19.6牛顿的物体,按常识地面上静止的这个实验者会认为其质量为2kg。而在从其旁边以速度v运动的实验者就会感到疑惑:一方面,由相对论公式计算可知,此时该物体质量应增加为m=m0/(1-(v/c)2)1/2大于2kg,又由于粒子/物体具有的引力质量等于其惯性质量,而且由于此时地球的质量也会因运动而有所增加,其引力质量也会增加;则这时弹簧秤上的物体的重量应远大于19.6牛顿;另一方面,他又真实地见到弹簧称上的读数没有发生任何与运动有关的变化。这怎么解释?
我们知道,在经典物理中质量的引力场与电荷的库伦力场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场,不可能总按同样的大小同步变化,而且,弹簧秤是靠电磁力工作的,而电荷具有运动不变性。因此,不会产生弹簧秤测力能力的变化。
2021年7月11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