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击水(一千四百一十一)——漫谈李子丰现象
(2022-08-31 09:54:13)分类: 理论探索 |
中流击水(一千四百一十一)
刘文旺
Those who support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do not understand it!
——刘文旺
最近一段时间燕山大学教授李子丰教授关于相对论的哲学思考——李子丰认为现在相对论里所有的所谓的实验和验证都是假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一件好事,这表明还有很多人在关心理论物理的发展。还有敢于质疑相对论的人存在。学术界的辩论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是广泛存在的。我们熟知的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关于量子力学的完备性的争论被人们称之为世纪辩论。这一辩论在两位巨星相继离世后,仍没有结束。这就是存在于霍金和彭罗斯之间的大辩论(霍金基本上代表了量子力学的观点而彭罗斯则代表了相对论的观点),甚至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探讨同样的问题。面对李子丰的挑战,没有人敢于正面回答问题。只是转移话题——认为李子丰太幼稚。我认为,学术探讨应该正面回答别人的质疑或挑战而不是这样简单地回避。我个人的观点是:相对论是错误的:相对论不能解释天文观测发现的暗能量、暗物质以及卫星的异常加速现象。从理论本身看,刘文旺建立了统一相对论(已全文发表),从我的统一相对论中可以推导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全部,从而从理论上否定了相对论;从实验方面看,刘武青先生的实验表明:给蓄电池充电,使其拥有的电磁能量增加;压缩(或拉伸)弹簧,使其拥有的机械能增加;加热物体,使其拥有的热能增加。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物体的能量增加,其拥有的质量应该相应增加。遗憾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从电磁能、机械能和热能三个不同的角度上同时见到了物体能量增加而质量减少的事实。这就否定了质能方程,进而否定了相对论。有人说:“所有反对相对论的人,都不懂相对论。”那就请懂相对论的人帮助爱因斯坦解释一下上述事实吧!
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严格定义了质量、动量、惯性、向心力。总结了其发现的机械运动三定律(牛一、牛二、牛三定律)。阐述了力的合成分解、运动叠加原理、动量守恒定律、相对性原理等。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牛顿之后,物理学逐渐确立了三大守恒原理:质心运动守恒原理、动量矩守恒原理和活力(动能)守恒原理。同时,从虚功原理、最小作用原理出发,逐渐诞生了变分方法,并确定了分析力学的理论体系。
至此,一个完整的力学体系得以建立完成。
热学方面,1842年迈尔首先提出能量守恒学说。迈尔认为热是一种能量,可以与机械能相互转化。并被焦耳的热功当量实验所证实。这样就建立起了表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克劳修斯)和开尔文各自独立地发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了热力学过程的不可逆性。1906年,能斯脱根据低温下化学反应的许多实验事实总结出热力学第三定律,明确指出绝对零度是不能达到的。
在19世纪后半期,人们开始用统计方法研究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热力学系统,推导出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气态方程——克拉伯龙方程:pV=nRT等,得出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从微观角度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非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气体分子运动论使用的几率统计法,为统计力学奠定了基石。1902年吉布斯提出了系综理论,建立起经典统计力学的理论体系。
2021年7月11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