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T》理论简介(九百五十八)
(2022-06-29 07:38:11)分类: 理论探索 |
《NEUT》理论简介(九百五十八)
刘文旺
凡是拥护相对论的都不懂相对论!
Those who support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do not understand it!
从理论本身看,刘文旺建立了统一相对论(已全文发表),从我的统一相对论中可以推导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全部,从而从理论上否定了相对论;从实验方面看,刘武青先生的实验表明:给蓄电池充电,使其拥有的电磁能量增加;压缩(或拉伸)弹簧,使其拥有的机械能增加;加热物体,使其拥有的热能增加。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物体的能量增加,其拥有的质量应该相应增加。遗憾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从电磁能、机械能和热能三个不同的角度上同时见到了物体能量增加而质量减少的事实。这就否定了质能方程,进而否定了相对论。此外,从天文观测发现的暗能量、暗物质以及卫星的异常加速现象等都是相对论所不能解释的。这至少说明相对论是有问题的,有人说:“所有反对相对论的人,都不懂相对论。”那就请懂相对论的人帮助爱因斯坦解释一下上述事实吧!
——刘文旺
在经典物理学的建立过程中,这是我们经典物理之父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质疑与否定才催生了经典物理学的诞生。
简单地说,相对论特别是广义相对论是错误的,而量子力学则是不完备的。
我们知道,叠加态与状态、性状、特征等现象都属于主观对于客观世界的描述,本来就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东西,是不能作为真实的客观世界去对待的,也即是说:世界上本不存在既生又死的情况,这种状态最多只能存在于人的主观想象中,而这种想象也是不可能影响到客观世界的。但是,由于自然科学家一直没有认真甄别“实证”里面的主观性因素,再加上有许多人蓄意玩弄逻辑诡辩,将本来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结果在提出“薛定谔的猫”时,便使得他们便感到很惊愕、很诡异。
2、“量子纠缠”的错误解读褫夺了科学的客观原则立场
“薛定谔的猫”事件方兴未艾,人们对“量子纠缠”的误解,却几乎将量子力学完全拉入了死胡同。量子纠缠,或称量子缠结,是1935年由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提出的一种波,其量子态表达式:其中x1,x2分别代表了两个粒子的坐标,这样一个量子态的基本特征是在任何表象下,它都不可以写成两个子系统的量子态的直积的形式。具体而言,它描述了两个粒子互相纠缠,即使相距遥远距离,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当其中一颗被操作(例如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
2015年,据凤凰网的一则题为《荷兰科学家证实量子纠缠:物质远隔万里却相互作用》的消息报道,在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中,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科学家报道:隔很远距离的物体可以瞬间互相作用。科学家们把两颗钻石分别放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校园内的两侧,距离1.3公里,校园的两侧设有探测器。每块儿钻石含有一个可以俘获单个电子的微小空间,此空间具有一种称为“自旋”的磁性,然后用微波和激光能的脉冲来纠缠,并测量电子的“自旋”。另外,两个电子之间的距离确保做测量的同时,信息无法以传统的方式交换。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能够把相距1.3公里(比一英里略少)的两个电子纠缠起来,然后在它们之间传递信息,其结果是它们彼此之间不独立。
2021年1月21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