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击水(三百零七)——漫谈李子丰现象
(2022-06-05 15:12:42)分类: 理论探索 |
中流击水(三百零七)
刘文旺
Those who support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do not understand it!
——刘文旺
最近一段时间燕山大学教授李子丰教授关于相对论的哲学思考——李子丰认为现在相对论里所有的所谓的实验和验证都是假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一件好事,这表明还有很多人在关心理论物理的发展。还有敢于质疑相对论的人存在。学术界的辩论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是广泛存在的。我们熟知的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关于量子力学的完备性的争论被人们称之为世纪辩论。这一辩论在两位巨星相继离世后,仍没有结束。这就是存在于霍金和彭罗斯之间的大辩论(霍金基本上代表了量子力学的观点而彭罗斯则代表了相对论的观点),甚至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探讨同样的问题。面对李子丰的挑战,没有人敢于正面回答问题。只是转移话题——认为李子丰太幼稚。我认为,学术探讨应该正面回答别人的质疑或挑战而不是这样简单地回避。我个人的观点是:相对论是错误的:相对论不能解释天文观测发现的暗能量、暗物质以及卫星的异常加速现象。从理论本身看,刘文旺建立了统一相对论(已全文发表),从我的统一相对论中可以推导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全部,从而从理论上否定了相对论;从实验方面看,刘武青先生的实验表明:给蓄电池充电,使其拥有的电磁能量增加;压缩(或拉伸)弹簧,使其拥有的机械能增加;加热物体,使其拥有的热能增加。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物体的能量增加,其拥有的质量应该相应增加。遗憾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从电磁能、机械能和热能三个不同的角度上同时见到了物体能量增加而质量减少的事实。这就否定了质能方程,进而否定了相对论。有人说:“所有反对相对论的人,都不懂相对论。”那就请懂相对论的人帮助爱因斯坦解释一下上述事实吧!
一个错误的理论是布恩那个被证明正确的。除非出现了没有科学良知人。相对论是错误的:在相对论中有运动物体质量增加现象,这需要其他方式的解释。相对论的解释是有问题的。其实,爱因斯坦本人也认为可能是动量的变化,而不是质量发生了变化。
我们假设做这样的实验,在地面上用一个弹簧称拉住一个重19.6牛顿的物体,按常识地面上静止的这个实验者会认为其质量为2kg。而在从其旁边以速度v运动的实验者就会感到疑惑:一方面,由相对论公式计算可知,此时该物体质量应增加为m=m0/(1-(v/c)2)1/2大于2kg,又由于粒子/物体具有的引力质量等于其惯性质量,而且由于此时地球的质量也会因运动而有所增加,其引力质量也会增加;则这时弹簧秤上的物体的重量应远大于19.6牛顿;另一方面,他又真实地见到弹簧称上的读数没有发生任何与运动有关的变化。这怎么解释?
面对这样的逻辑悖论,那些宣讲相对论得人应该有一点反思了!
一个自私的科学家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烦恼。爱丁顿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年他在研究天体物理的恒星演化的时候,需要一个维系恒星大气的引力理论。这时候,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恰好诞生了。于是,他就开始验证广义相对论一边使其成为他的恒星演化理论的理论支撑。
但是他并没有掌握天文观测中出现的光线的弯曲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结果是:在普林西比岛得到的数值是:1.61±0.30秒;而在索布腊尔得到的数值是:1.98±0.12秒。“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预言:1.7秒。
这个实验的结果是值得质疑的:这个实验数据需要数月的时间处理吗?还有,在索布腊尔一共拍摄了26张底片,其中19张由一架天体照相仪拍摄,质量较差;7张由另一架望远镜拍摄,质量较好。然而按照后7张底片计算出来的光线偏折数值,远远大于爱因斯坦预言的值。这些数据为什么没有考虑进去。这也表明,去索布腊尔小组的数据近乎完全报废了。但怎么有得出了去索布腊尔观测的数值是:1.98±0.12秒?!
哪来的?
怎么来的??
为什么???
为什么有选择地选择实验数据?且不说其是否具有客观的科学的态度,这样做的本身就使其实验结果失去了可靠性。
有人会认为光子有能量就有质量,从而产生与引力场的相互作用。事实是:按光子的质量m=hν/c2与太阳的相互作用得不出1.7秒的弯曲!这怎么解释?
错误的理论怎能被证实,做科学需要起码的良知呀!!
水星每一百年近日点偏转角为5600.73±0.41秒,减去地球岁差的5,029″,余额571.73″为水星的百年进动。根据牛顿理论计算,金星、地球、木星等其他行星综合作用产生的进动为528.62″,571.73″-528.62″=43.11″。按相对论计算每百年进动43.03秒。
在这里的逻辑关系不成立。一道数学计算题,由甲乙两人分部分共同完成,甲算错了,而两人的计算总结果是对的,这说明乙一定算错了。因为,正确+错误≠正确。
2021年7月11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