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流击水(一百八十三)——漫谈李子丰现象

(2022-04-07 12:32:55)
分类: 理论探索

中流击水(一百八十三)

                ——漫谈李子丰现象

刘文旺

    现阶段,面对相对论正确与否存在的辩论,已经逐渐失去了科学探索的意义。反对相对论的人真的在质疑相对论、发展新理论;而维护相对论的人则是比较复杂的。假如相对论错误,从事和相对论有关的人的工作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因此,他们当中一部分人维护相对论,实际上是在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

——刘文旺

最近一段时间燕山大学教授李子丰教授关于相对论的哲学思考——李子丰认为现在相对论里所有的所谓的实验和验证都是假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一件好事,这表明还有很多人在关心理论物理的发展。还有敢于质疑相对论的人存在。学术界的辩论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是广泛存在的。我们熟知的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关于量子力学的完备性的争论被人们称之为世纪辩论。这一辩论在两位巨星相继离世后,仍没有结束。这就是存在于霍金和彭罗斯之间的大辩论(霍金基本上代表了量子力学的观点而彭罗斯则代表了相对论的观点),甚至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探讨同样的问题。面对李子丰的挑战,没有人敢于正面回答问题。只是转移话题——认为李子丰太幼稚。我认为,学术探讨应该正面回答别人的质疑或挑战而不是这样简单地回避。我个人的观点是:相对论是错误的:相对论不能解释天文观测发现的暗能量、暗物质以及卫星的异常加速现象。从理论本身看,刘文旺建立了统一相对论(已全文发表),从我的统一相对论中可以推导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全部,从而从理论上否定了相对论;从实验方面看,刘武青先生的实验表明:给蓄电池充电,使其拥有的电磁能量增加;压缩(或拉伸)弹簧,使其拥有的机械能增加;加热物体,使其拥有的热能增加。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物体的能量增加,其拥有的质量应该相应增加。遗憾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从电磁能、机械能和热能三个不同的角度上同时见到了物体能量增加而质量减少的事实。这就否定了质能方程,进而否定了相对论。有人说:“所有反对相对论的人,都不懂相对论。”那就请懂相对论的人帮助爱因斯坦解释一下上述事实吧!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错误的。而我们一些人就是不敢承认这一点,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些人一开讲解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生。加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被否定了,这些人就会失去他们的地位和收入。也就是说,这些人已经称为科学发展的内在障碍。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真的是正确的吗?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是怎样解释天文观测中发现的暗物质、暗能量问题的?面对越来越多的观测事实,无论是量子力学还是相对论都是束手无策的。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

     还有,若仔细推敲会发现,爱因斯坦的理论根本就不能成为恒星产生与演化的理论依据。这是因为运动物体会发生尺度的变化及质量的变化。

1)、我们假设天空中或宇宙中任意一个小的星云,在外在的高速运动的观测者看来都可以变为恒星甚至黑洞。这是因为,一方面其体积会因外在的观测者的运动而减小V=V(1-β²)1/2(对于球体这是一个近似的数值)同时其拥有的质量m=m/(1-β²)1/2会增加,则其密度ρ=m/V

= m/(1-β²)1/2/V(1-β²)1/2=m/V(1-β²),那么,只要观测者喜欢,可以离开地球在太空中在任意的运动速度下观侧这块星云,从而得到其能满足恒星、黑洞的产生条件。这样,当他在这样的速度下运动时,这块星云就变成了恒星或黑洞。但是当他回到地球上静止下来,再进行观侧时会发现,那还是一块运动的星云。他会怎样评价自己的旅行,怎样评价相对论哪?如果爱丁顿先生能做这个观测者就好了,他怎么解释这一事实?

     还有,不同质量的恒星,会演化成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不同的天体,但是,由于运动质量的可变性,这一质量的界限就不存在了,在不同运动者看来,同一天体可能有不同的演化结果。不同质量的天体,也可以有同样的演化结果。而结果并不是这样。尤其是一个质量很小的星云——如只有两个氢分子的星云,在一个速度足够大的观测者看来,也会演化成各种可能的恒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这显然不是事实!

     2)、空间变化与天体运动

中流击水(一百八十三)——漫谈李子丰现象

如上图所示,一个恒星质量是M用万有引力约束住一个小行星。两者间的相互互作用力满足GMm/r2= mv2/r两边约去公共项得:GM/r= v2。这时假定有一个观测者沿两者连线的方向高速运动,根据相对论,这时,其观测到的行星的运动速度几乎不变(横向相对论效应很小)而r=r(1-β²)1/2M=M/(1-β²)1/2,带入GM/r= v2,他会发现,等式的右边没有明显的变化,而等式的左边变为:GM/r=G M/(1-β²)1/2/ r(1-β²)1/2=GM/r/(1-β²),显然,等式不再成立,(GM/r/(1-β²)>v2,但是令这位观测者不解的是,行星仍在环绕恒星而运动?他怎样处理这一问题。

而且,当这个观测行星运动的全过程会发现,行星旋转的半径在周期性地变化,最长为r最短为r(1-β²)1/2,行星在环绕恒星作震荡式飞行。但仍是一个稳定存在的动力学系统。这是违背力学基础的。若其拥有电荷,它会产生电磁辐射吗?我们见到这种辐射了吗?若真是这样,该天体会在不断产生辐射中损失能量,从而逐渐停下来,这与观测到的事实是不相容的。

2021711日星期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