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代物理批判(一百九十九)

(2021-01-24 15:30:56)
分类: 当代物理批判

当代物理批判(一百九十九)

 

             —— 刘武青与刘文旺      

刘文旺

从理论本身看,刘文旺建立了统一相对论(已全文发表),从我的统一相对论中可以推导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全部,从而从理论上否定了相对论;从实验方面看,刘武青先生的实验表明:给蓄电池充电,使其拥有的电磁能量增加;压缩(或拉伸)弹簧,使其拥有的机械能增加;加热物体,使其拥有的热能增加。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物体的能量增加,其拥有的质量应该相应增加。遗憾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从电磁能、机械能和热能三个不同的角度上同时见到了物体能量增加而质量减少的事实。这就否定了质能方程,进而否定了相对论。此外,从天文

——刘文旺

 

      下面我们从相对论的角度思考一下空间变化与物理常数问题,从这里的分析我们能不难看出相对论的错误之处。

    
        相对论存在的逻辑悖论是非常多的,很多都是与我们熟知的尝试相悖的,这需要相对论给出解释。我们看下面的事例:

我们知道万有引力常数、库仑定律常数等是由扭称实验测出来的,同样的实验,若在一个有高速运动的实验中进行,会得到什么结果?

如上图所示,假设是在测万有引力常数,则由于质量是变化的,距离也是变化的。

假设两小球的质量都是m,则有万有引力定律可知,F=Gmm/r2G=Fr2/m2,其中F可由弹簧秤的示数读出。

1)、当观测者沿两者的连线运动时,质量、r都同时发生变化:m=m/(1-β²)1/2r=r(1-β²)1/2,而弹簧秤的读数不变。带入:G=Fr2/m2中得:G=Fr2/m2=[Fr2/m2](1-β²)2=G(1-β²)2

G=G(1-β²)2

从这里我们看出,万有引力常数不再是一个确定的常数,是一个运动变化量,随运动的速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小。但在确定的运动速度下,不随物体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仍可作为一个常数处理。

2)、当观测者沿两者的连线的垂直方向运动时,质量发生变化:m=m/(1-β²)1/2r不变(横向相对论效应较小我们假设不变),而弹簧秤的读数仍然不变。带入:G=Fr2/m2中得:G=Fr2/m2=[Fr2/m2](1-β²)=G(1-β²)

G=G(1-β²)

从这里我们看出,万有引力常数也是一个运动变化量。不再是一个确定的常数,随运动的速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小。但在确定的运动速度下,不随物体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仍然可作为一个常数处理。

在其他运动方向得到的结果一样,只是变化的数值不同。

完全一样地,如上图所示,假设是在测库伦常数K,则由于电荷是不变化的,距离是可变化的。

假设两小球的电荷都是q,则由库伦定律可知,F=Kqq/r2K=Fr2/q2,其中F仍可由弹簧秤的示数读出。

a)、当观测者沿两者的连线方向运动时,r发生变化:r=r(1-β²)1/2,而弹簧秤的读数不变。带入:K=Fr2/q2中得:K=Fr2/q2=[Fr2/q2](1-β²)=K(1-β²)

K=K(1-β²)

从这里我们看出,库伦常数不再是一个确定的常数,是一个运动变化量,随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在确定的运动速度下,也不随物体的电荷的变化而变化。仍可作为一个常数处理。

b)、当观测者沿两者连线的垂直方向运动时,电荷qr都不变(横向相对论效应较小我们假设不变),而弹簧秤的读数仍然不变。带入:K=Fr2/q2中得:K=Fr2/q2=[Fr2/q2]=K

K=K

从这里我们看出在这种情况下,库伦常数是一个运动不变化量。

在其他运动方向得到的结果类似,只是变化的数值不同。

只有在垂直方向上是一个不变量。

另外,我们知道k=1/4πε则,运动造成的k值的变化,会使得ε发生变化,而此又会造成光速的变化:c=1/(εμ)1/2。而此又直接与光速不变相矛盾。

这样,万有引力常数、库伦常数都是一个具有相对意义的物理量。

这就产生了诸多的问题,首先,不同的天体具有不同的运动速度,因此,万有引力常数会有不同的数值,这样,还能用统一的万有引力常数描述天体的运动吗?而事实是,我们根据统一的万有引力常数,正确地描述了太阳系中不同行星的运动。

不同的天体上的库伦常数不同,则原子、分子的轨道电子的能量不同,因此,会在光谱上体现出来而此不是事实。这是因为,我们正是根据恒星的光谱确定恒星上的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的。

这些事实的存在,否定了相对论的钟慢尺缩,进而否定了相对论。

20191117日星期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