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T》理论简介(三百六十三)
(2021-01-09 14:59:06)《NEUT》理论简介(三百六十三)
刘文旺
凡是拥护相对论的都不懂相对论!
——刘文旺
从理论本身看,刘文旺建立了统一相对论(已全文发表),从我的统一相对论中可以推导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全部,从而从理论上否定了相对论;从实验方面看,刘武青先生的实验表明:给蓄电池充电,使其拥有的电磁能量增加;压缩(或拉伸)弹簧,使其拥有的机械能增加;加热物体,使其拥有的热能增加。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物体的能量增加,其拥有的质量应该相应增加。遗憾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从电磁能、机械能和热能三个不同的角度上同时见到了物体能量增加而质量减少的事实。这就否定了质能方程,进而否定了相对论。此外,从天文观测发现的暗能量、暗物质以及卫星的异常加速现象等都是相对论所不能解释的。这至少说明相对论是有问题的,有人说:“所有反对相对论的人,都不懂相对论。”那就请懂相对论的人帮助爱因斯坦解释一下上述事实吧!
——刘文旺
我们这样分析量子力学并不是说相对论就是一个完备的理论。完全一样地,相对论也是一个不完备的理论。而且,从应用的角度上分析,相对论还不如量子力学。量子力学告诉我们不同的元素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种光的颜色与相应的元素的对应关系称为这种元素的特征光谱。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在一个实验者的实验室内某种颜色的光不能被某一原子吸收时,一个相对于这个实验者运动的观测者认为,当其以一定的速度运动时,光子会发生多普勒效应而使其能量发生变化,从而达到这一元素的特征光谱,应该使原子吸收光子而实现能级跃迁,而事实是这一原子没有吸收这一光子而发生能级跃迁,光子逃逸掉了。两者的矛盾如何解释?当然,也有相反的过程发生,即在一个环境中的一个原子吸收了一个光子而发生了能级跃迁,但在另一个运动的观测者看来,由于光子会发生多普勒效应,而能量发生红移或紫移而不应该发生吸收现象,而应该散射掉。相对论如何解释这一矛盾的过程。
我们知道在光子与不同的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会因为光子的能量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在较低的能量下易于发生光电效应、轫致辐射,在能量稍高一些则易于发生康普顿效应,能量再高则易于产生正反粒子对。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假如一种光子在一个实验者的实验环境中发生了光电效应——光子消失并见到了释放出来的电子(在光电效应中把这个电子叫光电子),那么,在另一个相对于这个实验者运动的观测者看来,情况就复杂了。这个观测者以不同的速度运动,这一光子应该具有不同的能量,从而应该产生不同的现象:可能是粒子对的产生,也可能是发生了康普顿效应等。但实验结果只见到了原子对光子的吸收——发生了光电效应。这怎么解释?
看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一对冤家的恩怨还真不少,还得争论下去。
2020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