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相对论(八)

分类: 理论探索 |
百年相对论(八)
刘文旺
前一段时间,由于出书的原因本“百年相对论”博文系列暂停了,时间过去了一年。现在开始恢复本博文系列的发布。有问题希望朋友们指教。
(二)、不同种介质中的狭义相对论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一方面,在自然界和实验室中存在各种不同的传播光的介质,它们都拥有确定的折射率和不变的光速;另一方面,这些介质都在随地球的自转而运动着,因此。它们不变的光速同样违背经典意义下的速度叠加原理,同样需要解释。
像同种介质中狭义相对论的建立一样,我们提出两个基本的假设:
、光在拥有同种介质的惯性系拥有不变的速度数值,而在不同介质中拥有不同的确定速度数值。
、物理规律在拥有不同介质的惯性系中拥有相同的形式。
如图4所示:
设s系内介质折射率为n1,s′系中介质折射率为n2则在两系内的不变的光速为s:c/n1;s′:c/n2设两坐标系x轴重合。
s′系相对于s系以不变的速度沿x轴运动,为了比较两系内时空的对应关系,选静止于s′系内的一个光源,在O与O′点重合时放出一束光。设m点在s系内坐标为s(xyzt),在s′系内的坐标为s(xyzt)则有如下关系式成立:
x=ct/n2
x=l外+l内其中l外为光子在s′外走的距离,l内为光子在s′内走的距离。
设在车外走的时间t1,则t1=vt/(c/n1)=n1vt/c则在s′内走的时间为t-t1=t-n1vt/c
l外=(c/n1)vt/(c/n1)=vt
l内=(c/n2)(t-n1vt/c)
所以x =vt+(c/n2)(t-n1vt/c)
x
=ax+bt
x=ax+bt
又在s系内考察s′系原点O的运动,由(30)式得
dx/dt=b/a=v
由(29)式得x=a(x-bt/a)=a[(ct/n2)+vt]
=a[(c/n2)+v]t
由(30)式得:
x=a(x-bt/a)
=a[vt+(c/n2)(t-n1vt/c)-vt]
=a[(c/n2)(t-n1vt/c)]
所以有:
vt+(c/n2)(t-n1vt/c)=a[(c/n2)+v]t
ct/n2=a[(c/n2)(1-n1v/c)t]
由(33)式得t=a(1-n1v/c)t
代入(32)式得:
vt+(c/n2)(t-n1vt/c)
=a[(c/n2)+v]a(1-n1v/c)t
∴有v+(c/n2)(1-n1v/c)=a2[(c/n2)+v](1-n1v/c)
∴a
={[v+(c/n2)(1-n1v/c)]/[(c/n2)+v](1-n1v/c)}1/2(34)
b
=av
=v{[v+(c/n2)(1-n1v/c)]/[(c/n2)+v](1-n1v/c)}1/2
可以证明:当n1=n2=1时a=1/(1-β²)1/2、b=v/(1-β²)1/2为真空的Einstein形式;当n1=n2=n时a=1/(1-n2β²)1/2
b=v/(1-n2β²)1/2为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的应有形式。
令a=ξ则b=ξv所以
x=
{[v+(c/n2)(1-n1v/c)]/[(c/n2)+v](1-n1v/c)}1/2(x+vt)
=ξ(x+vt)
x={[v+(c/n2)(1-n1v/c)]/[(c/n2)+v](1-n1v/c)}1/2(x-vt)
=ξ(x-vt)
把(37)式代入(36)式得
x=ξ[ξ(x-vt)+vt]=ξ2(x-vt)-ξvt=ξ2x-ξ2vt-ξvt
所以t=[x(1-ξ2)+ξ2vt]/ξv=x(1-ξ2)/ξv+ξt
=ξt-[x(ξ2-1)/ξv]
同理x=ξ[ξ(x+vt)-vt]=ξ2(x+vt)-ξvt
ξvt=
t=x(ξ2-1)/ξv+ξt
=ξt+[x(ξ2-1)/ξv]
下面对(36)(37)(38)(39)式进行分析
1、同时性的相对性()
由(39)式得
t2-t1=[x2(ξ2-1)/ξv]+ξt2-[x1(ξ2-1)/ξv]-ξt1
=[(ξ2-1)/ξv](x2-x1)+ξ(t2-t1)
当t2=t1时,t2-t1=(ξ2-1)(x2-x1)/ξv
由上式可知,在s′系中不同地点发生的同时事件在s系中并不是同时发生的。
2、运动的时钟推迟——钟慢现象()
在s′系中的某一位置放一个时钟,现观察其走时的大小。
t2-t1=[(ξ2-1)/ξv](x2-x1)+ξ(t2-t1)
由于x2=x1t2-t1=ξ(t2-t1)
所以t2-t1=(t2-t1)/ξ
由于:
ξ={[v+(c/n2)(1-n1v/c)]/[(c/n2)+v](1-n1v/c)}1/2
=(c/n2+v-n1v/n2)/[(c/n2+v-n1v/n2)+n1v2/c]>1
所以t2-t1<</span>t2-t1即处于动态的s′系中的时钟走时小于s系中的时钟。
3、动体长度在运动方向上的收缩()
如图5所式:
xb-xa=ξ(xb-vtb)-ξ(xa-vta)=ξ(xb-xa)+ξv(ta-tb)
由于ta=tb(在s系中对物体进行同时测量其两端坐标)
所以xb-xa=ξ(xb-xa)
令xb-xa=l;xb-xa=l
l=l0/ξ
由于ξ>1推出物体运动时长度在运动方向上缩短。
上述分析其时总是站在s系中去分析,就(40)(41)(42)而言还有其相反的形式,现继续分析如下。
4、同时性的相对性()
若站在s′系的角度分析同时性的相对性则由完全类似的推导有:
t2-t1
=ξt2-[x2(ξ2-1)/ξv]-ξt1+[x1(ξ2-1)/ξv]
=ξ(t2-t1)+(ξ2-1)(x1- x2)/ξv
当t2=t1时:
t2-t1=(ξ2-1)(x1-x2)/ξv
由上式可知,在s系中为同时的两个异地事件,在s′系中并不是同时的,只有当x1=x2时,即同时发生的事件也处于同一位置,这时两系中的事件的同时性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5、运动的时间推迟——钟慢现象()
在s系中放一个时钟,现在s′系中观察其走时大小。
t2-t1
=ξt2-[x2(ξ2-1)/ξv]-ξt1+[x1(ξ2-1)/ξv]
=ξ(t2-t1)+(ξ2-1)(x1- x2)/ξv
由于x1=x2代入上式有:
t2-t1=ξ(t2-t1)
ξ‹1
∴(t2-t1)=(t2-t1)/ξ
∴(t2-t1)>(t2-t1)
即s′系中的观测者也觉得s系中的时钟走时变慢了。
6、动体长度在运动方向的收缩()
如图5所示:就是我们前面已经推导的
xb-xa
=ξ(xb-vtb)-ξ(xa-vta)=ξ(xb-xa)+ξv(ta-tb)
由于ta=tb(在s系中对物体进行同时测量其两端坐标)
所以xb-xa=ξ(xb-xa)
令xb-xa=l0
xb-xa=l
l=l0/ξ
由上式可知,s′系中的观察者观测到的物体的长度小于s系中物体的长度,即s′系中的实验者也会发现s系中物体的长度因运动而在其方向上长度变短。
有趣的是:
xb-xa
=ξ(xb+vtb)-ξ(xa+vta)=ξ(xb-xa)+ξv(tb-ta)
由于这个实验是在s′系内同时进行测量的因此:tb=ta
由此推出:xb-xa=ξ(xb-xa)
xb-xa=(xb-xa)/ξ
令xb-xa=l、xb-xa=l0则有:
l=l0ξ
与上面的得到的相反。
这就充分体现了不同惯性系间的等价性。
7、不同惯性中运动速度的变换
由(36)式可知:dx=ξ(dx+vdt)
dt=ξdt+(ξ2-1)dx/ξv
令ux=dx/dt
=ξ(dx+vdt)/[ξdt+(ξ2-1)dx/ξv]
=ξ(ux+v)/[ξ+(ξ2-1)ux/ξv]
=ξ2v(ux+v)/[ξ2v+ξ2ux-ux]
=ξ2v(ux+v)/[ξ2(v+ux)-ux]
即ux=ξ2v(ux+v)/[ξ2(v+ux)-ux]
=ξ2v(ux+v)/[(ξ2-1)ux+ξ2v]
同理由于y=y、z=z可推出:
dy=dy
dz=dz
uy=dy/dt=dy/[ξdt+(ξ2-1)dx/ξv]
=uy/[ξ+(ξ2-1)ux/ξv]=ξvuy/[(ξ2-1)ux+ξ2v]
即uy=ξvuy/[(ξ2-1)ux+ξ2v]
uz= dz/dt=dz/[ξdt+(ξ2-1)dx/ξv]
=uz/[ξ+(ξ2-1)ux/ξv]
即uz=ξvuz/[(ξ2-1)ux+ξ2v]
相反:
ux=dx/dt=ξ(dx-vdt)/[ξdt-(ξ2-1)dx/ξv]
=ξ(ux-v)/[ξ-(ξ2-1)ux/ξv]
=ξ2v(ux-v)/[ξ2v-(ξ2-1)ux]
uy=dy/dt=dy/[ξdt-(ξ2-1)dx/ξv]
=uy/[ξ-(ξ2-1)ux/ξv]
=ξ2vuy/[ξ2v-(ξ2-1)ux]
uz=dz/dt= dz/[ξdt-(ξ2-1)dx/ξv]
=uz/[ξ-(ξ2-1)ux/ξv]
=ξ2vuz/[ξ2v-(ξ2-1)ux]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