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6099242174刘文旺的博客
6099242174
刘文旺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4,611
  • 关注人气:2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后相对论时代(一百零六)

(2018-08-25 09:10:17)
分类: 理论探索

走进后相对论时代(一百零六)

    刘文旺

 

2、动态原理在热学、量子力学中的应用

当体系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各种热力学原理、定理、定律的成立,与其是否拥有整体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无关;当体系未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各种热力学原理、定理、定律的成立,与其是否拥有整体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有关。

1、隧道效应是由微观粒子波动性所确定的量子效应。运动粒子遇到一个高于粒子能量的势垒,按经典力学,粒子是不能越过势垒的。而由量子力学波动方程可以解出,除了在势垒处的反射波外,还有透过势垒的存在。

透射系数为:T 走进后相对论时代(一百零六) [2m(V-E)]a/k

如图所示:

http://www.wlxt.uestc.edu.cn/wlxt/ncourse/physics/web/DXWL/wuliqianyan/smsd.files/image002.gif

这是因为:一个体系遇到一个势垒时,在这一方向的粒子动能转化为势能而减速,整个体系粒子速率或能量的分布出现对统计规律的偏离。系统粒子间的碰撞,使减速的粒子增速,使这一体系的粒子能量分布趋于满足相应的统计规律。这就使能量逐渐向势垒方向转移,使部分粒子越过势垒。这就是隧道效应的本质。

2、当介质处于热平衡状态时,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维恩位移律的成立与介质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无关。

J=σT4

λmaxT=2.898×10-3mK

对于任何一个黑体,其辐射满足上边的公式,而且拥有确定的能量。在一个向其运动者看来,按现有多普勒效应,其辐射的频率会向紫端移动,由λmaxT=2.898×10-3mK可知,它的温度会在增加,同时,由J=σT4可知,其辐射的能量会无端增加。当观测者以极高的速度运动时,其辐射的能量又会出现发散现象。

实际上,应的产生是轨道电子能量发生绝对变化的结果造成的,与观测者的运动无关。因此,对于任何一个运动的观测者而言,光子的频率是不变的,变化的是你接收到的光子数,并不引起视觉上的光的颜色的变化,只能引起亮度的变化。

因此,不存在对不同运动的观测者有不同的温度、也就不出现能量的紫外灾难了。

3、动态原理在电磁学中的应用

当体系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各种电磁学原理、定理、定律的成立,与其是否拥有整体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无关;当体系未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各种电磁学原理、定理、定律的成立,与其是否拥有整体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有关。

例如当体系达到热平衡状态时,介质中库仑定律的成立与介质的匀速运动状态无关,具有各向同性。这就是在伴随地球运动的实验室中,介质中库伦定律具有近似的各向同性与地球自转、公转方向无关的原因。

由对菲索实验的分析可知,当介质运动而没有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光速沿运动方向增加,沿反方向减小。由介质中的光速c=1/(εμ)1/2可知,此时,沿介质运动的方向和反方向介质的ε、μ不同,因此,在这样介质中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沿运动方向的变化。

对于处于非热平衡状态的系统中,介质中的光速与介质的运动速度的大小、方向一一对应。由于c=1/(εμ),因此,介质中的光速沿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则介质的介电常数会发生同样的变化。这样,库仑定律中的ε、μ不再具有各向同性,需要加入与方向、速度、力场强度、温度等有关的系数,即:ε=ε(θ、vEBGT)、μ=μ(θ、vEBGT)其拥有的形式变为:F=q1q2/4πε(θ、vEBGT)。尤其是处于加减速运动状态、外力场存在时,此时速度v、电场E、磁场B、万有引力场G等还是时间、空间的函数。

尤其是,麦克斯韦方程组:

走进后相对论时代(一百零六)

中的ε、μ要发生同样的变化。

由菲涅耳公式:C=C/n±v(1-1/n2)可知,1/(εμ)1/2= C/n±v(1-1/n2),由于μ变化不大,因此,在μ=μ0近似的情况下有:

εμ0=1/[ C/n±v(1-1/n2)]2

所以有:

ε=1/μ0 [ C/n±v(1-1/n2)]2

沿介质运动方向有:

ε=1/μ0 [ C/n + v(1-1/n2)]2

沿介质运动反方向有:

ε=1/μ0 [ C/n-v(1-1/n2)]2

其中,ε0为真空中的介电常数,v为介质运动速度。

这就是库仑定律中ε与介质运动速度的近似关系。

我们可做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在运动的介质中,库仑定律不具有球对称性,沿介质的运动的方向由于ε=1/μ0 [ C/n + v(1-1/n2)]2变小而电场强度增加;沿介质的运动的反方向由于ε=1/μ0 [ C/n-v(1-1/n2)]2增大而电场强度减弱。只是由于上式中分子很小,因此,随运动速度变化并不十分明显。但在高速下会有明显的电场强度的变化。

当然,这是假设μ=μ0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得到的,因此这只是一个近似。

(五)、热力学定律与隧道效应本质

1、隧道效应本质

     假如我们只有原子大小,我们进入微观世界则发现能量守恒定律不成立吗?不同参考系中物理规律都成立。怎么在微观世界能量守恒定律就不成立了?量子力学中对隧道效应的解释是不成立的。

     隧道效应的本质,就是一个体系中的组成粒子能量分布趋于满足确定的统计规律时,造成沿特定方向能量转移产生的。该过程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1)、热力学定律与隧道效应的本质

a、统计规律

     在经典意义下,当运动物体的动能,小于到达某一障碍物的顶端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时,这个物体是不能越过这个障碍物的。这是由能量守恒定律决定的。在量子力学中存在一个隧道效应。认为此时粒子有一定的几率在障碍物中通过一个隧道穿过去。

隧道效应是由微观粒子波动性所确定的量子效应,又称势垒贯穿。运动粒子遇到一个高于粒子能量的势垒,按照经典力学,粒子是不能越过势垒的,而按照量子力学波动方程可以解出,除了在势垒处的反射波外,还有透过势垒的存在,这表明在势垒的另一边,粒子具有一定的概率出现。

透射系数为:

T 走进后相对论时代(一百零六) [2m(V-E)]a/k

如右图所示:

http://www.wlxt.uestc.edu.cn/wlxt/ncourse/physics/web/DXWL/wuliqianyan/smsd.files/image002.gif

     例如,一束光在一块玻璃板上发生全反射。但是,当有第二块玻璃板存在时,会有一部分光穿透玻璃板向前传播,且随玻璃板间的缝隙的减小而增多。如下图所示。这被称为光子的隧道效应。

     在两块金属之间夹一层薄薄的绝缘层,如在一块玻璃上沉淀金属铝,在铝氧化形成的氧化铝的薄层上再沉淀一层金属锡,就形成了一个Al/Al2O3/An隧道结。按理说由于绝缘层的存在,电子是不能穿过氧化铝薄层的,但事实是有电子穿过这一薄层形成电流。这被称为粒子的隧道效应。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303/20/0912383gp0sy0gkjh2ygs6.jpg 走进后相对论时代(一百零六)

3、隧道效应          4光子的隧道效应

     类似的现象很多,如原子核释放出氦原子核的过程等。

     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制造出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分辨率能达到0.1nm

     其实,这些现象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热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它的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热传递。为什么会产生热传递现象哪?特别是这一过程是自发产生的。

     热传递现象的产生是由统计规律决定的。

     由于粒子间频繁碰撞的存在,粒子的能量的分布自发满足确定的统计规律。温度不变,分布曲线不变且与建立的过程、初始条件无关。当外界的干扰造成对这一规律的偏离时,粒子间的碰撞会调整体系中粒子的能量,使其满足或趋于满足相应的统计规律。

按粒子的自旋量子数,粒子可分为自旋半整数的费米子和自旋为整数的玻色子。在热力学体系中,它们遵守不同的统计规律。

     在一个费米子组成的热力学体系,当体系达到热平衡状态时,不同频率成分的能量分布满足如下公式:

ρ(νT=(8πhν3)/c3[1/ehν/kt+1]

     在一个玻色子组成的热力学体系,当体系达到热平衡状态时,不同频率的能量分布满足如下公式:

ρ(νT=(8πhν3)/c3[1/ehν/kt-1]

     在宏观近似的情况下,一个由原子、分子组成的粒子体系,当达到热平衡状态后,每个原子或分子的速率分布满足麦克斯韦-波尔兹曼速率分布:

dWv=4π(m/2πkT)3/2e- mv2/2kTv2dv

(注意,左边公式中e的指数中为mv2)

     因此,在不同的速度或能量状态的粒子数,由粒子的质量、系统温度决定。m一定时,粒子的速率或能量分布概率由温度唯一决定。这一分布状态与建立的过程,初始条件没有关系。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