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后相对论时代(八十三)

分类: 理论探索 |
走进后相对论时代(八十三)
疯了!彻底疯了!!
连最起码的逻辑关系都不顾了。杀死了自己的外祖母,自己的母亲从哪来,没有自己的母亲,自己是怎样出生的?这些科学家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这些科学家本身有母亲吗?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爱因斯坦关于时间与空间的观点深深地植根于霍金的思想中。时间有裂缝?沿时间与空间的裂缝可以实现超时空旅行?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2004年7月14日,他发表篇论文,认为黑洞在形成的过程中,会保留其所吞噬物体的信息并释放出少量的物质。也就是说这一过程中,信息是守恒的。
腾讯科学的一则消息:美科学家发现量子世界中时间可能倒流。
说的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凯特•默奇教授,构思了一个微波光子回路装置,在微波光子送入装置内时,可以测量其量子态,此时这些光子的量子场会与回路相互作用,在光子离开回路后就可获得关于量子系统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微波光子前后的量子位处于两种叠加状态中,之后科学家对该系统进行测量。评估可能的结果表明,在被观测前粒子并不处于固定的状态,然而观测行为迫使粒子的量子态发生改变,如果我们对粒子未来状态进行观测,那么就有可能改变其过去的量子态。也就是说在量子世界中的时钟与经典世界的时钟不同,是可以向后退的。这为时间旅行留下了伏笔。
下面是一篇关于零点能的描述:
真空零点能
·
科普中国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贡献者李嘉骞
量子理论预示,真空中蕴藏着巨大的本底能量, 它在绝对零度条件下仍然存在, 称为真空零点能。对卡西米尔力(Casimir force,一种由于真空零点电磁涨落产生的作用力)的精确测量,证实了这一物理现象。
基本概述
现代科学家认为真空并不意味着一无所有,真空是由正电子和负电子旋转波包组成的系统。而与这种现象伴生的能量,称为零点能,也就是说,即使在绝对零度,这种真空活性仍然保持着。狄拉克从量子场论对真空态进行了描述,把真空比喻为起伏不定的能量之海。J. Wheeler估算出真空的能量密度可高达1013J/cm3。
发展历史
关于零点能的设想来自量子力学的一个著名概念: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该原理指出:不可能同时以较高的精确度得知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因此,当温度降到绝对零度时粒子必定仍然在振动;否则,如果粒子完全停下来,那它的动量和位置就可以同时精确的测知,而这是违反不确定性原理的。这种粒子在绝对零度时的振动(零点振动)所具有的能量就是零点能。
1948年,荷兰物理学家亨德里克·卡西米尔提出了一项检测这种能量存在的方案。从理论上看,真空能量以粒子的形态出现,并不断以微小的规模形成和消失。在正常情况下。真空中充满着几乎各种波长的粒子,但卡西米尔认为,如果使两个不带电的金属薄盘紧紧靠在一起,较长的波长就会被排除出去。接着,金属盘外的其他波就会产生一种往往使它们相互聚拢的力,金属盘越靠近,两者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强。1996 年,物理学家首次对这种所谓的卡西米尔效应进行了测定。[1]
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3bb22487eccf7139c65cc397.jpg
卡西米尔效应图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