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后相对论时代(七十八)

(2018-07-23 06:36:17)
分类: 理论探索

走进后相对论时代(七十八)

    刘文旺

 

还有,在广义相对论建立的过程中,通常用旋转的圆盘来描述时空弯曲的存在。在旋转的圆盘中,周长变短造成π变小,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0。这对应的是罗巴切夫斯基几何,而不是黎曼几何,黎曼几何中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0。广义相对论用黎曼几何描述弯曲的空间是没有数学依据的。

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0。这对应的是罗巴切夫斯基空间,而不是黎曼空间。即使存在时空的弯曲,也不应该用黎曼几何描述罗巴切夫斯基空间。这是什么逻辑?!

尤其让人不能接受的是,这样的理论居然被证明!!成为教化后生的教课书!!!

怎么会是这样!

说明: 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综述.files\image046.jpg

黎曼几何、罗巴切夫斯基集合、欧几里得几何

此时,英国爱丁顿正在建立恒星演化理论,需要一个理论解释星云的收缩。因此,他成立了两个观测小组,测量日食时光线的弯曲。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http://www.pig66.com/xiazai/pic.php?url=http://image94.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2/1410/66002855_1

图五、光线的引力弯曲

结果是:去普林西比岛的数值是:1.61±0.30秒;去索布腊尔观测的数值是:1.98±0.12秒。“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预言:1.7秒。

历史学家认为,爱丁顿的数据歪打正着地证明了相对论。我看问题不这么简单,这个实验数据需要数月的时间处理吗?在索布腊尔一共拍摄了26张底片,其中19张由一架天体照相仪拍摄,质量较差;7张由另一架望远镜拍摄,质量较好。然而按照后7张底片计算出来的光线偏折数值,远远大于爱因斯坦预言的值。

实际上,这否定了广义相对论!

在实验室中,电磁场不作用于质量。光子就是电磁场,为什么会与引力场发生相互作用?有人会认为光子有能量就有质量,从而产生与引力场的相互作用。事实是:按光子的质量m=hν/c2与太阳的相互作用得不出1.7秒的弯曲!这能说光线的弯曲是引力作用的结果吗?

错误的理论怎能被证实,做科学需要起码的良知!!

水星每一百年近日点偏转角为5600.73±0.41秒,减去地球岁差的5,029″,余额571.73″为水星的百年进动。根据牛顿理论计算,金星、地球、木星等其他行星综合作用产生的进动为528.62″,571.73″-528.62″=43.11″。按相对论计算每百年进动43.03秒。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http://www.pig66.com/xiazai/pic.php?url=http://image94.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2/1410/66002855_3

图六、水星进动

在这里明显存在逻辑矛盾。

对水星进动数值5600.73±0.41秒的解释是有两个不相容的理论得到的。大部分使用牛顿理论计算得到的,只有43.03秒是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理论计算得到的。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的理论是对牛顿理论的革命性更新。这就产生一个问题,若果牛顿理论是不可靠的,那么由牛顿理论计算的数据还可靠吗?如果由牛顿理论计算的数据不可靠,留给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数值还是43.03秒,广义相对论只能得出的43.03秒,这样,实验的数据就会完全否定广义相对论。

也就是说,要证明广义相对论,计算都应该有广义相对论完成,不应借助牛顿理论。

科学界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

我们分析如下。

往往当一个或几个知名的人提出的理论,被一些成名的实验室或成名的实验物理学家用实验验证后,其他实验物理学家往往认为自己不同的实验结果,可能是由于实验器材的原因而不可靠。或一个理论物理学家成名之后,实验物理学家总是努力使自己的实验数据,向新理论所需要的方向修改。

当然,一些未成名的实验物理学家,也有不同的观点但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认可。比如在爱丁顿宣读他们的光线引力弯曲的实验结果后,很多的实验物理学家就私下里说:我得到的实验结果远不是这样。可迷信权威的人们就是听不进去。在这里媒体的作用更具有选择性,他们只跟踪、宣传具有权威性的机构。小人物、小机构不能引起他们的慧眼足够的重视。

当然,这样做可能使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有悖于现有理论的新发现,在为人们接受之前是没有市场的。报道或刊登相关内容会失去读者或受到大众的嘲笑,从而使自己蒙受损失。在强烈竞争的市场经济面前,科学的宣传、科学的创新已经发生了扭曲:一方面,现阶段处于现有理论占有者地位的科学家、大学教授。他们的地位、经济来源与他们掌握的现有理论息息相关,如果现有理论被否定了,他们将失去现有的荣誉、地位及经济来源,因此,这一切是他们成为现有理论的捍卫着,对来自关于现有理论的不同见解,要么不理睬、要么打压;另一方面,处于同样的原因,报刊杂志不敢刊登新发现、新理论、新观点。

也许他们根本就不想看一眼。

欧洲高能粒子加速器发现了希格斯粒子,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我断定这是一个闹剧,希格斯粒子是不存在的,发现这一粒子的存在一定是误判。

为什么会发现希格斯粒子那?因为这个实验室消耗的金钱实在是太多了。美国人想单独建立这样的实验室,结果由于资金的不足半途而废了。欧洲人多国联合一起耗巨资建立了这一实验室,据说我们中国也投了一亿美元,因此,有了可参与实验权利。想一想,若发现不了希格斯粒子,这些科学家如何收场?

目前世界最大对撞机是CERNLHC,来自大约80个国家的7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由40个国家建造,LHC的建造前后用了许多年,建造费加上探测器费等等加起来耗资100亿美元。它是一个圆形加速器,深埋于地下100米,环状隧道有27公里长,坐落于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又名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它可以将质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后实现对撞。

说明: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8-09/09/xinsrc_0420905091112953336526.gif

20126000位物理学家用此对撞机发现了Higgs粒子,是粒子物理学的大贡献,验证了“标准模型”。为此,希格斯机制提出者还获得了诺贝尔奖。

我认为这是一个自欺欺人的行为原因分析如下:

为什么要见这种超高能的质子对撞机——LHC

再问一句:

为什么要见这种超高能的质子对撞机——LHC

回答是,在低能下的粒子对撞过程中不能产生希格斯粒子。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在低能下不能产生希格斯粒子的情况下,在低能下对撞击产生的粒子的质量从何而来?粒子的质量不是来源于希格斯粒子吗?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粒子的质量不是通过希格斯机制产生的吗?

还建什么LHC

真是岂有此理!

这一工程从立项开始就是一个错误。真不知道是怎么论证的,据说我们中国也投资了一亿美元。

这个工程建完了,消耗了大量的纳税人的金钱,能找不到希格斯粒子吗?找不到希格斯粒子这些科学家怎么向纳税人交代?

这些科学家拿着纳税人的金钱投向河里,水面上打出一串串的水花。于是说,看!这就是希格斯粒子!纳税人在河的两岸欢呼雀跃、热泪盈眶地说:

谢谢啦!

缘分啊!!

科学中的旅鼠效应(下)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