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6099242174刘文旺的博客
6099242174
刘文旺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4,611
  • 关注人气:2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后相对论时代(六十四)

(2018-07-08 08:17:29)
分类: 理论探索

走进后相对论时代(六十四)

    刘文旺

 

6、空间变化与相互作用

1)、运动聚变反应:如下图所示,假设存在两个质子,彼此间的间距是r,在两者之间放置一个测量力的弹簧秤(可能没有这样小的弹簧秤,我们假设存在以便分析)现有一个观测者,相对于这一粒子体系的连线方向高速运动,这时他会发现,r会变小r=r(1-β²)1/2,当它以足够大的速度运动时会发现这个距离只有几费米。这时这个观测者会认为,这是核力的作用范围,弹簧秤应呈现极大的相互引力,因此,这时两质子应该发生聚变反应,但并没有见到我们熟识的聚变反应现象的发生——发光、放热等过程的出现。当它的运动速度再增加时,会发现这时两质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应该变为更强大的斥力——核力存在排斥芯(极近距离下核力变为相互排斥的力),两质子应该彼此远离。

但能见到弹簧秤发生上述的变化吗?能发生聚变反应吗?!

他应该怎样解读这一现象?

完全类似地,我们还应用这一图,假设这时这是两个分子,由普通物理学知识我们知道。这两个分子间的存在一个平衡距离r0,在这个距离下弹簧秤的读数是零。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这一数值时会产生引力相互作用,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这一数值时会产生斥力相互作用

走进后相对论时代(六十四)

我们还是假设有一个相对于这一分子体系,沿两者连线方向高速运动的观测者。r的大小会发生变化r=r(1-β²)1/2,这时弹簧秤应该显示相互斥力的存在。且这一斥力随运动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但我们知道弹簧秤的读数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这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转换是矛盾的。

2)、如下图所示,有两个带电小球中间用弹簧称连接,弹簧秤的读数是F,两者间距是r,现有一个观测者,沿两者的连线方向高速运动,则发现两者的间距减小了r=r(1-β²)1/2,这时按照库仑定律,这时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力应该增大,但事实上弹簧秤的读数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个观测者怎样解读这一问题?

走进后相对论时代(六十四)

而且这个观测者以不同的速度运动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他是怀疑相对论哪?还是怀疑库仑定律哪?若这个观测者来回跑动则会发现,电荷处于震荡状态,从而会产生电磁辐射。

这是事实吗?在铁路的旁边放一些电荷,我们坐在高速运动的列车上,由于列车的颠簸,我们会发现路旁的电荷在振动,这些电荷能发生电磁辐射吗?

若能发出辐射则会产生一个好思路,使重的发电机组旋转产生电能太消耗能量,我们让各种发电机组静止,而在一旁放一个高速旋转的小质量物体,则在小质量物体看来,这个发电机组在高速旋转,则应该产生足够的电力。

这是事实吗?

这能是事实吗?

7、空间变化与物理常数

我们知道万有引力常数、库仑定律常数等是由扭称实验测出来的,同样的实验,若在一个有高速运动的实验中进行,会得到什么结果?

如上图所示,假设是在测万有引力常数,则由于质量是变化的,距离也是变化的。

假设两小球的质量都是m,则有万有引力定律可知,F=Gmm/r2G=Fr2/m2,其中F可由弹簧秤的示数读出。

1)、当观测者沿两者的连线运动时,质量、r都同时发生变化:m=m/(1-β²)1/2r=r(1-β²)1/2,而弹簧秤的读数不变。带入:G=Fr2/m2中得:G=Fr2/m2=[Fr2/m2](1-β²)2=G(1-β²)2

G=G(1-β²)2

从这里我们看出,万有引力常数不再是一个确定的常数,是一个运动变化量,随运动的速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小。但在确定的运动速度下,不随物体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仍可作为一个常数处理。

2)、当观测者沿两者的连线的垂直方向运动时,质量发生变化:m=m/(1-β²)1/2r不变(横向相对论效应较小我们假设不变),而弹簧秤的读数仍然不变。带入:G=Fr2/m2中得:G=Fr2/m2=[Fr2/m2](1-β²)=G(1-β²)

G=G(1-β²)

从这里我们看出,万有引力常数也是一个运动变化量。不再是一个确定的常数,随运动的速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小。但在确定的运动速度下,不随物体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仍然可作为一个常数处理。

在其他运动方向得到的结果一样,只是变化的数值不同。

完全一样地,如上图所示,假设是在测库伦常数K,则由于电荷是不变化的,距离是可变化的。

假设两小球的电荷都是q,则由库伦定律可知,F=Kqq/r2K=Fr2/q2,其中F仍可由弹簧秤的示数读出。

a)、当观测者沿两者的连线方向运动时,r发生变化:r=r(1-β²)1/2,而弹簧秤的读数不变。带入:K=Fr2/q2中得:K=Fr2/q2=[Fr2/q2](1-β²)=K(1-β²)

K=K(1-β²)

从这里我们看出,库伦常数不再是一个确定的常数,是一个运动变化量,随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在确定的运动速度下,也不随物体的电荷的变化而变化。仍可作为一个常数处理。

b)、当观测者沿两者连线的垂直方向运动时,电荷qr都不变(横向相对论效应较小我们假设不变),而弹簧秤的读数仍然不变。带入:K=Fr2/q2中得:K=Fr2/q2=[Fr2/q2]=K

K=K

从这里我们看出在这种情况下,库伦常数是一个运动不变化量。

在其他运动方向得到的结果类似,只是变化的数值不同。

只有在垂直方向上是一个不变量。

另外,我们知道k=1/4πε则,运动造成的k值的变化,会使得ε发生变化,而此又会造成光速的变化:c=1/(εμ)1/2。而此又直接与光速不变相矛盾。

这样,万有引力常数、库伦常数都是一个具有相对意义的物理量。

这就产生了诸多的问题,首先,不同的天体具有不同的运动速度,因此,万有引力常数会有不同的数值,这样,还能用统一的万有引力常数描述天体的运动吗?而事实是,我们根据统一的万有引力常数,正确地描述了太阳系中不同行星的运动。

不同的天体上的库伦常数不同,则原子、分子的轨道电子的能量不同,因此,会在光谱上体现出来而此不是事实。这是因为,我们正是根据恒星的光谱确定恒星上的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的。

这些事实的存在,否定了相对论的钟慢尺缩,进而否定了相对论。

8、运动的绝对性

水在水管中运动压强变小,从而水管变扁;水管不动而观测者运动,不能见到水管发生同样强度的变扁。运动具有绝对性吗?

9、相对论与声学

我们知道,各种乐器是靠空气、琴弦等的共振发声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改变乐器发声部位的长短,实现音调的转换。这就产生了问题。一个乐师在用笛子演奏名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当一个听众沿着笛子的方向,向笛子高速运动时,由相对论可知笛子应该变短,根据他掌握的乐器知识,笛子的音调应该增加,这可以理解,因为这时正在发生声音的多普勒效应;但是,当其反向运动时,按相对论,笛子仍然会变短,音调应该增加。但由常识我们知道,这时声音的音调会降低。这一矛盾怎样解释?

狭义相对论与传统力学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与生活常识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狭义相对论是错误的。

二、相对论与传统热学的矛盾

1、物体温度与多普勒效应

我们知道不同的裂变元素有不同的半衰期,我们在地面上的一个容器中放上适当质量的衰变元素,让其释放出能量来加热容器中的水。当水的温度达到30摄氏度后达到吸热与放热的平衡,温度计的示数是30摄氏度。这时观测者以极高的速度沿着这一加热设备方向运动。这时又会产生疑惑了,一方面,其背离被加热的开水,由于多普勒效应的存在,他会认为,由于他背离热水而运动,因此,水辐射的光子会发生红移,由热学知识λΤ=σ可知,这时水的温度应该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的减少,裂变元素的半衰期增加,产生的核能减少,因此,热水的温度应该降低,但实际上其观测不到温度计的变化,这怎么解释那?当其向这一装置运动时;辐射的光子会发生紫移,由热学知识λΤ=σ可知,这时水的温度应该升高,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的减少,裂变元素的半衰期增加,产生的核能减少,因此,热水的温度应该降低,但光谱的紫移告诉我们水的温度还是应该升高了,这是一个违背能量守恒的现象。但实际上,其仍观测不到温度计的变化,这怎么解释那?不用假设存在这个裂变元素,就是一盆简单的水,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这怎么解释?

2、相对论与热力学统计规律的不相容性——饿死的观测者

a)、在一个处于热力学平衡态的绝对黑体体系内,有一温度计显示其拥有的温度——假定为T。按热力学知识,物体的温度与其发出光的最强的谱线波长存在内在的联系:λmΤ=σ其中σ为常数。当运动的惯性系中的观测者,以一定的速度向之运动时,按现有的理论从黑体小孔中射出来的光子,应发生与之运动速度相一致的多普勒效应使其光子的频率增加——紫移,则由相应的统计理论公式λmΤ=σ计算可知,与发生紫移了的光子波长λ变小,相对应的热力学体系的温度T应有相应的增加,但该观测者不会发现显示此绝对黑体温度的温度计的数值有所变化;相反,当该观测着背离此绝对黑体运动时,则也观测不到显示其温度高低的温度计应有的示数变化。相对论对此没有也不可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我们可以假设有一个饥饿的人前面看见一块面包、牛奶,温度适中假设都为400C,并都有蒸汽冒出。他飞快地跑过去——饿极了,假设其运动速度足够快,由λmΤ=σ可知,他会发现面包、牛奶发出的光由于发生明显的多普勒效应,而拥有极高的温度——例如10000C,他会停止下来而不敢靠近。并产生疑惑,这样高温度的面包为什么不燃烧那?牛奶为什么不沸腾那?而当其反方向快速离开时,发现面包、牛奶的温度一下子就降低了,当其跑得足够快的时候会发现,面包的温度会变成零下10000C,这时他又会产生疑惑了,这样低的温度面包为什么还在冒出蒸汽散发出香味那?牛奶为什么不结冰那?而当他一旦停下来会发现面包又恢复了原来的温度——可口的400C

吃?

不吃?

疑惑!

满脸的疑惑?!

饿死?

气死?!

爱因斯坦太不对了!狭义相对论太折磨人了!

走进后相对论时代(六十四)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