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宇宙可能存在一个未知力—惯性差力”的一点看法

(2017-10-26 14:57:35)
分类: 理论探索

对“宇宙可能存在一个未知力惯性差力”的一点看法

刘文旺

最近读了李根成老师的“宇宙可能存在一个未知力惯性差力”,有一些感想,现小结如下供李老师和朋友们推敲:

1、文中提出了,运动影响空间,空间影响运动的新空间与运动的理论模型。并认为,各空间区域对同一惯性运动的支持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运动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是可以改变速度和方向的。纠其原因是空间各区域间存在着惯性空间差。

     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

     一个运动的物体会影响空间的性质,反过来,这一变化了的空间也会影响在此经过的物体的运动状态。由于天体运动的存在,使得其周围的空间具有不同的力学特征。这应该就是李老师认为的惯性空间的不同。惯性空间的差异,产生了在此经过的天体运动状态的不同。举例讲这就使月球环绕地球做椭圆运动。

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也可以这样讲,这些天体的椭圆运动的事实的存在,反过来证明了惯性空间存在差异性,惯性空间的这种差异性,以力的作用特征不同,影响在此经过天体的运动状态。

     这种观点应该是有道理的。理由也简单,在描述天体运动过程中,我们总是习惯于认为引力中心处于一个静止的状态,而环绕其运动的天体,则在其引力场的作用下处于圆周运动状态。其实,宇宙中天体的运动是很复杂的。就我们银河系而言,月球环绕地球运动、地球带着月球环绕太阳运动、太阳带着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等环绕银河系运动、银河系又同本星系群的其他星系奔向一个大的引力体。尤其是,在同一时刻,太阳系中各行星处于不同的空间位置,他们提供的引力场是动态的。在这样一个动态的体系,任何一个天体在其运动的过程中,环境的引力场强度是随时变化的——不但有大小的变化,还有方向的变化。这样,由于任一天体周围的其他天体处于运动状态,它受到的引力是随时间变化的。因此,任一在这样的空间中运动的天体,受到的引力不是恒星的而是随时间变化的,这必然使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李老师认为的惯性差力,可能是对这种变化的力的一种定量描述;再加上惯性的存在,天体不可能做圆周运动而使椭圆运动成为必然。

     具体到月球的运动,假设月球处于“绝对静止”状态,站在月球上的观测者也会发现,一方面,由于太阳、其他行星处于运动状态,这些天体相对于月球的空间位置在不停地变化着;另一方面,引力场的强度满足平方反比关系,因此,太阳、其他行星相对于月球的引力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时变化的。李老师的惯性差力,可能体现的就是这种动态的外力对运动天体的作用。

在李老师一文中认为。“运动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是可以改变速度和方向的”,这一点我不敢认同,因为牛顿的惯性定律不是定理,定理是从原理中推导出来的,原理可以是假设,因此,在一个错误的假设前提下,推导出的定理就可能是错误的。定律则不同,它是实验的结果,是不好推翻的。只能说,在地面实验误差范围内,可能没有明显体现出,惯性空间的不同带来的影响。

当然这应该是一句笔误,因为文中给出了惯性差力的概念:大质量天体对惯性空间的改变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运动的速度成正比,与其到这一空间距离的立方成反比,并借此创建了惯性空间差公式。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就是这种力作用的结果。在最终的定稿中,是否考虑去掉——“运动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是可以改变速度和方向的”这一句不协调的话。

2、在一个理论还处于建立的初期,一定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尽可能少地涉及问题,因为有一点说不通,就可能给该理论本身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建议本文在论证期间尽可能少地涉及厄尔尼诺、板块的刹阀效应等问题。

例如,地球温度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温室气体的增加造成的。还有,地球温度的变化具有不同的周期性,主要体现为冰期与间冰期的周期性出现。此周期与地球椭圆轨道一年的周期性运动没有对应的关系。这一点是值得李老师思考。

板块的刹阀效应,主要是地球自转运动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转动惯量的不同,造成的不同板块间的相对运动的体现。

3u

=对“宇宙可能存在一个未知力—惯性差力”的一点看法


是理论中的常数,对其物理意义的解释不用担心。这是一切新理论建立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值得探讨。

另外,这是一个新理论,最好以附件的形式把推导过程简单介绍一下,不然,会增加对公式理解的难度。

4、这个理论需要补充的是,需要寻找到这种惯性差力的源,或者说这种力产生的物质基础。

    5、对宇宙天体的椭圆运动的存在,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当年胡克先于牛顿假想到不同天体间的引力与重力可能是一回事,并假设这一力与距离成平方反比关系。但不知道在这样的力作用下宇宙天体是否做椭圆运动。为此哈雷找到了牛顿,希望能得到解释。牛顿结合其离心力公式经数学演算推证出,在平方反比例作用下天体可以做椭圆运动,并在哈雷的热情资助下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

     同一问题可以有很多的解释,彼此间存在竞争关系,更可能的是互补关系。最后的解释,应该是不同解释的综合或统一。我认为本文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尝试。要是再补充一些类似事例分析、论证,就更好了。

     最后,希望李老师能消化朋友们的建议,把这一理论加以完善:对新的概念给出一些说明,对公式的推导给出简单的分析,使其更加完善。

                            

                                                20172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