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相对论(五)

分类: 理论探索 |
百年相对论(五)
刘文旺、大兴区第三中学
广义相对论的终结(一)
100多年过去了,新观测事实不断出现,而这些用广义相对论无法解释。如维系星系、星系团运动的发光质量小于引力质量;通过超新星观测发现的宇宙在加速膨胀等事实,使广义相对论的光环不断退去。
本文从广义相对论建立的基础或说前提的错误性、广义相对性原理与等效原理的不相容性,证明广义相对论的实验不成立性,三个方面否定了广义相对论。
一、广义相对论的基础是错误的
在这里,爱因斯坦没有认识到,这是狭义相对论本身的错误造成的。
例如,两个天体质量分别是m1、m2,相距r,则两者间的万有引力是:F=Gm1m2/r2,我们假设有一个弹簧秤显示这一作用力的大小为8N。当观测者沿与两者连线夹角为α的方向运动时,他得到的引力是:
F、=Gm1/[1-(v/c)]1/2m2/[1-(v/c)]1/2/{rcosα[1-(v/c)2]1/2}2=F/[1-(v/c)2]2(cosα)2=8N/[1-(v/c)2]2(cosα)2
因此:引力与运动速度、夹角有关。但事实上,无论这个观测者怎样运动,他看到的弹簧秤读数总是8N。
图一
二、广义相对性原理与等效性原理不相容
这是不成立的,我们分析如下:
图二、升降机与等效性原理
1、潮汐力与升降机
这样,通过弹簧秤的读数就能判断升降机是处于引力场中,还是处于加速运动的惯性系中。而且,通过弹簧秤的读数的变化,可判定外在的重力场的强度大小。或升降机的运动方向——接近或远离重力场。
图三
2、多普勒效应与升降机
这样,在这个升降机中的观测者会发现:在某个方向上光源的光谱紫移,在相反方向上光源的光谱红移,且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而处于引力场中静止的光源不会发生这一现象。
因此,根据多普勒效应就能断定,升降机是处于引力场中还是处于自由落体状态的参考系中。并能根据谱线的变化量,判定升降机的运动方向——接近或远离重力场。
3、中子干涉实验否定了弱等效原理
ΔΦ=2πmm、gHLsinα/hp1
这个公式表明:中子在引力场中的干涉行为与其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都有关。这一事实否定了广义相对论的弱等效原理。
4、力与时空弯曲
这样,电磁相互作用也可被弯曲的时空所取代。
还有,核力是一种非常强的相互作用,它会不会引起时空的弯曲?弱相互作用力会不会引起时空弯曲?若核力引起时空的弯曲,则会影响原子核中核子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强度的大小。由于核力非常强大,因此会引起原子核时空的极度弯曲。核力是万有引力的1040倍,因此,在原子核中的空间弯曲,应该是我们熟知时空弯曲的1040倍。
由于库伦相互作用是平方反比力,空间的压缩会使相互作用增加。这样原子核中核子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应该增加相同的数量级,因此,原子核的稳定性、原子核的结合能会对没有考虑这一因素的现有数值发生明显的偏离。绝不会出现质子与中子的数量比接近1/1的稳定条件的成立。稳定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一定会占更大的比例。而此不是事实。
Ek=(m1+m2)v2/2=m1v2/2+m2v2/2=Ek1+Ek2
P=(m1+m2)v=m1v+m2v=P1+P2
也就是说,体系的能量、动量是两者拥有的动能、动量之和;
B=μ0qv/4πr2
可知,此时两者拥有的感应磁场是:
B=μ0(q1+q2)v/4πr2
是两个电荷单独运动时拥有的感应磁场的叠加,即:
B=μ0(q1+q2)v/4πr2=μ0q1+v/4πr2+μ0q2v/4πr2
即有:B=B1+B2
也就是说,无论以两个物体、电荷中的任何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物体、电荷都处于静止状态,但是他们都同样拥有与运动速度一一对应的动能、动量感应电磁场。
其实,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分为无数的单独个体,因此,动能、动量、感应场都是每一个独立个体的动能、动量、感应场的叠加。说简单些就是一个奔跑的人的动量、动能,就是其四肢的动量、动能与其躯干的动量、动能之和。
相反过程也是一样的。我们在测量光电子能量时,是给光电子加反向电压,通过使光电子速度减小为零的电压值,就能知道光电子的运动速度、能量。完全一样地,从地面上向上抛出一带电粒子,在重力的作用下会逐渐减速,此时其拥有的感应电磁场强度逐渐减弱直到电荷的速度为零时,感应电磁场的强度也变成了零。
电荷拥有的电磁场值与加速过程一一对应,与加速的机制——是引力场还是电场没有关系。就是把电荷捆在驴身上,当驴奔跑起来后,电荷照样有感应电磁场,且其感应电磁场的强度,满足毕奥-萨法尔定律:B=μ0qv/4πr2;当驴撞上墙停滞下来以后,电荷的感应电磁场会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
综上所述,引力场与加速运动是不等价的。建立广义相对论的等效原理是不成立的!
邮箱:dxszl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