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的旅鼠效应(上)

分类: 理论探索 |
科学中的旅鼠效应(上)
作者:刘文旺
一、旅鼠效应
旅鼠
旅鼠是一种普通的哺乳类动物,居住在北极,体形椭圆。主要分布在挪威北部和亚欧大陆的高纬度针叶林地区,以根,嫩枝,青草和其他植物材为食。旅鼠是世界上已知的所有动物中繁殖力最强的,它们一年能生7~8胎,每胎可生12个幼崽,而且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开始生育。有人简单计算过在食物充足时,从3月份的两只,到8月底9月初就会变成1647086只的庞大队伍!奇怪的是当旅鼠的数量实在太多时,会聚集在一起,开始时没有任何目的地到处乱窜,当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它们却突然朝着同一个方向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沿途不断有新的老鼠加入,常常达数百万只,逢山过山,遇水涉水,绝不绕道而行,到大海后,纷纷地跳入海中,就像二战时的自杀性攻击一样,直到全部淹死为止。
有生物学家认为,这可能是旅鼠在远古时候食物短缺时进行的一种季节性的迁徙现象。
我们不关心这一“传统”的由来,我们只看现在效果,在这里首先出发的旅鼠就成了这一灾难的第一“责任人”。
这是何苦呀?!
这一现象只发生在动物界吗?
爱因斯坦以光速不变、相对性原理为基本假设,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后,重新定义了时间与空间,从而给我们留下一个理念:我们熟知的时间与空间概念是不存在的,时间、空间与运动的速度有关,且随运动的速度的大小而发生不同变化。
开始时这一观点还没有被认可,但随着爱丁顿的团队验证了光线的引力弯曲后,加上媒体的炒作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并随之进入到了大学的课本中。到现在,无论哪一学科若不联系一下相对论简直就不是科学了。就连当时著名的大科学家洛仑兹都开始写关于相对论的书籍。
“旅鼠效应”:我们把这种迷信、效仿名人、没有质疑的盲从现象称为“旅鼠效应”。
自从相对论诞生后,我们连什么是时间与空间都不知道了。不但存在双胞胎怪论,有的科普小说甚至写出,在超光速的情况下时间可以发生逆转,从而导致了一个孩子可以杀死外祖母的奇谈怪论。这是不值一提的。也是违背我们生活常识的,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相信这一观点哪?最近还有科学家通过结合量子理论验证了人是可以回到过去的。
这些人不是神经出了毛病,就是缺少起码的科学家理智!一句话这些人根本就不具备科学家的素质。
我们前面分析过,在相对论里由于我们进行时间与空间的测量需要光做媒介,而光速的传播速度是有限度的,因此产生了测量上的不方便,这个不方便与光速的数值有关。当光速是一个无穷大的数值时,就不存在同时性的相对性问题了。也不存在质速关系、质能关系了。因为在1/[1-(v/c)2]1/2中,(v/c)2=0一切都回归到牛顿意义下的物理概念。
能,我们能够得到怎样的时空观?怎样的质速关系、质能关系?;
不能,为什么?声音、光是我们感知世界的两个平等的工具》?!
光子只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不能为了工具而改变对世界的认识。
而且,当我们为了描述光速不变而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后发现,为了描述光速不变的理论根本就不适用于光子的本身。把相对论的理论应用于光子就会发生怪现象:首先,由运动的相对性可知,我们看光子以光速运动,那么光子看我们不也是以光速运动吗?若是这样,则不是违背了相对论中的光速是一切粒子、物体运动的速度极限的理论吗?其次,由l=l0[1-(v/c)²)]1/2可知,由于其本身以光速运动,因此在光子看来周围的世界是一个没有大小的世界。既然这样为什么太阳发出的光还需要8分钟到达地球哪?由τ=τ0/[1-(v/c)²)]1/2可知,由于[(1-(v/c)²))1/2=0,因此,在光子看来,由于我们在以光速运动,因此,我们的时间是缩小了,应该是一个无穷小的数值。
这不是一个矛盾吗?
这不是一个不能解释的矛盾吗?
由m= m0/(1-n²β)1/²可知,在光子看来,一切粒子、物体都以光速运动,则所有粒子、物体的质量都是一个无穷大的数值,这可能吗?,结合由l= l0 (1-β²)1/2可知,一方面,运动的粒子、物体的大小都是零,另一方面,质量又是一个无穷大的数值,这一切粒子、物体本身不就是黑洞吗?这当然包括作者与正在读书的您,您是黑洞吗?还有,黑洞是不允许光逃脱出来的,那么我们怎么解释我们熟知的反射现象?光能在黑洞上实现反射吗?
有甲乙两个物体,甲的质量是乙的10倍,在低速下,我们让以运动起来,速度为v,动能为E,他认为这个体系的能量是E;再由运动的相对性,在乙看来,甲在以速度v运动,则动能应该是10E。这时,在他看来这个体系的能量应该是10E。那么,我们怎样看这一体系的能量?!
据说,当时,爱因斯坦放弃宇宙项,承认了宇宙爆炸理论。并说,引入宇宙项是其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暗物质
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发现又接踵而来。
1997年12月,作为“大红移超新星搜索小组”的成员的哈佛大学天文学家罗伯特·基尔希纳根据遥远的超新星的亮度比预想的要小。这一异常现象表明宇宙膨胀速度没有在自身重力下变慢,反而在加速。同前面提到的暗物质一样,这种物质也不余光发生相互作用,因此,也是观测不到的,故称之为暗能量。
暗物质、暗能量成为现代天体物理学界、物理学界中的两朵挥之不去的乌云——乌云又来了。哈勃红移、微波背景辐射、光线的引力弯曲、水星的进动等实验证明了宇宙大爆炸理论,这里的问题是暗物质维系了星系、星系团的运动、暗能量推动了宇宙的膨胀。因此,这两种物质的存在一定影响了哈勃红移、微波背景辐射、光线的引力弯曲、水星的进动等。为什么这些实验以极高的精度验证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哪?
在没有考虑这两种物质的存在的前提下,由广义相对论就推导出了正确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实在是荒唐!相对论禁锢了我们的思维,影响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
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也是不正确的。100年来,他束缚了我们的思维,把我们引到了一个错误的认识道路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