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幼儿园绘本教学的组织与开展》结题材料

(2017-06-19 21:34:17)
标签:

教育

情感

文化

育儿

健康

附件2

周至县教育局2016年度

教育科研小课题结题申请表

立项号

 

2016XKT--XQJY023

课题名称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的组织与开展》

负责人

陈希文

工作单位

周至县二曲幼儿园

博客网址

 

http://blog.sina.com.cn/u/6098235608

完成时间

2017.6.15

成果主件名称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的组织与开展》

课题成果附件

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调研报告、教具制作等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

应用发表情况(打“√”)

博文

发表

刊物

发表

会议

交流

教学

应用

1

论文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课件

 

 

4

调查问卷

 

 

 

 

5

教具制作

 

 

 

 

6

微课视频

 

 

 

7

参考文献

 

 

 

8

课题研究记录表

 

 

 

研究概述(不超过1000,内容突出研究特色、研究效果)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的组织与开展》从培养幼儿的启蒙认知、创造力、观察能力、想象力、沟通能力艺术赏析能力。《指南》中说到:要把不断培养幼儿生活中常见标识、符号的兴趣,以及对图书中文字和画面对应信息的理解能力等作为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目标体系。对于幼儿来说,由于其识字量极为有限,以文本为主的教学手段并不是他们现阶段意志品质所能接受的。然而,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材料,便成为幼儿早期阅读的不二之选。重点探索如下内容:1. 如何开展绘本教学。2.绘本的选择。3.绘本的阅读。通过研究总结出:1.有效绘本教学开启阅读之门2. 绘本教学学生审美体验可以通过学科教学、师生关系、实践活动等多种渠道加以展开。3.课堂教学的审美化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学目标和谐美(建构整体性教学目标;确定重点训练目标;理清目标间联系;制定实现目标策略);教学内容形象美(提示美;理解美;创造美);教学过程结构美(完整性;有序性;严密性;节奏性);教学方法艺术美(形象直观法;情绪感染法;情境表演法;模糊教学法;小组探究法);反馈过程互动美(在互动中完成学习材料;在互动中展开评价)。本项研究总结了促进学生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与课堂教学审美化的基本要素。研究增强了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勤于学习等良好素质。研究工作在本地区较有影响,受到相关学术组织的好评。

 

 

课题组成员名单(不超过2人)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职务

在研究中承担任务

1

 

 

 

 

 

 

 

2

 

 

 

 

 

 

 

注: 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2页的范围内。

 

 

 

 

 

 

 

 

 

 

 

 

 

附件4

周至县教育局2016年度

教育科研小课题结题报告

立项号

2016XKT--XQJY023

课题名称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的组织与开展》

负责人

陈希文

所在单位

周至县二曲幼儿园

结题报告

关键词

有效绘本教学开启阅读之门

结题

报告

摘要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在阅读的良好时期,为孩子开启阅读之门,让孩子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和期望。绘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蕴含这一个个深刻的道理,以它独特的魅力为老师和孩子们所熟悉并喜欢。幼儿园里掀起了一阵阵的绘本“热”,不可缺少的是开展绘本教学活动。绘本教学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效的绘本教学活动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绘本教学培养幼儿的启蒙认知、创造力、观察能力、想象力、沟通能力、艺术赏析能力等。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背景

        1.什么是绘本教学?

        2.绘本教学的重点是什么?

        3.绘本教学对于幼儿有什么作用?

意义:

        1.儿园绘本教学对于培养幼儿的启蒙认知、创造力、观察能力、想象力、沟通能力艺术赏析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幼儿通过对绘本的阅读,从中体会语言之美丰富语汇。促进幼儿语言的沟通与表达能力的发展。

        3.丰富生活经验,体会不同的生活方式,

        4.可以提供给幼儿各种观察性、思考性与感受性的认知学习经验。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指南》中说到:要把不断培养幼儿生活中常见标识、符号的兴趣,以及对图书中文字和画面对应信息的理解能力等作为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目标体系。对于幼儿来说,由于其识字量极为有限,以文本为主的教学手段并不是他们现阶段意志品质所能接受的。然而,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材料,便成为幼儿早期阅读的不二之选。就如:绘本《母鸡罗斯去散步》。

绘本是喷涌而出的语言的世界。绘本让孩子感受生的欢乐,给予孩子生的力量,也是让成人恢复青春活力的语言的源泉。给孩子读绘本,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想象力,更能让沐浴在饱含爱意的深情语言中的孩子,体验到父母陪伴的幸福、喜悦和安全感,而这,将长久地留在孩子的内心世界,滋养孩子的感性和心灵。绘本教学可以带给幼儿以美的感受,幼儿园绘本教学对于培养幼儿的启蒙认知、创造力、观察能力、想象力、沟通能力、艺术赏析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组织教师认识绘本,懂得绘本与图画书的区别。由于我们农村教学资金比较欠缺,老师走出去学习几率比较小,因此每周组织老师观看一次优质课的绘本教学实录,然后老师讨论、实践、打磨、反思、改进。

      ㈡、指导教师如何选择适合幼儿特点的绘本。(使教师对自己选的课比较满意,幼儿喜欢,能够在玩中有所感有所得。)

      ㈢、 研究绘本教学的方法和绘本中延伸活动的开展。(抓住幼儿的特点将游戏运用于教学中,使幼儿喜欢学、愿意学。)

     ㈣、 将绘本教学之前的老师讲慢慢的变成幼儿讲。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幼儿后面的书面表达做好准备。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半年的研究和调查分析,家长对绘本教学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知道了绘本让孩子感受生的欢乐,给予孩子生的力量,也是让成人恢复青春活力的语言的源泉。给孩子读绘本,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想象力,更能让沐浴在饱含爱意的深情语言中的孩子,体验到父母陪伴的幸福、喜悦和安全感可以带给幼儿以美的感受,幼儿园绘本教学对于培养幼儿的启蒙认知、创造力、观察能力、想象力、沟通能力、艺术赏析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㈡、教师选择的绘本开始走向科学化,教师会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学前儿童发展指南》以及幼儿的思维特点、阅读兴趣和想象等来选择绘本的教学内容。

㈢、教学中注重图画和图画中的小细节,家长和老师们发现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问题:

1.绘本的选择不科学。

教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地的实际情况分析的还不够,要科学的选择绘本,首先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熟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学前儿童发展指南》。其次所选绘本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和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想象。

2.偏重文字阅读,忽视绘本图画和图画中的小细节。

绘本是一种图文配合、尤其强调用图画来讲故事的书。图画是精致的,文字又是异常少,只有指导孩子从头到尾阅读图画,才能发现很多常常被读者忽视的小细节。读懂了这些.幼儿才能理解此绘本所表达意思,落实绘本中情感目标的落实,在我们绘本教学中,大多数幼儿教师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草草的给幼儿上绘本,不知道自己所选的绘本对幼儿到底有什么教育意义,此绘本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3.不善于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内心想法,教师主导的太多,对于绘本教学情感目标的落实比较欠佳。教师只看到此绘本的表面,没有看到此绘本的实质,不知道此绘本最后要让幼儿理解和明白的是什么?最后又给幼儿的生活中有什么指导意义。

4.对于绘本的理解不够,只是为了完成一节课,没有用心去研究此节课应该教会和让幼儿懂得的是什么?对幼儿的生活实践有哪些指导,下面的延伸活动老师几乎没有人去开展。

5.绘本教学目标模糊,将绘本教学等同于故事教学和看图讲述,缺少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忽略了绘本教学的本质。大多数教师由于对绘本教学目标不明确,因此将绘本教学上成故事教学,如个别教师边出示多媒体课件,边讲述图意,然后提问故事内容,其实,这不是幼儿在阅读,而是老师在讲故事。有些教师一张一张地出示多媒体课件,然后逐张进行提问,要求幼儿观察后,用较为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俨然将绘本教学上成了看图讲述活动。

改进

    策略之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要更新阅读教育的观念,改变绘本阅读与“看图讲述”和“故事教学”的混淆;改变简单地将早期阅读等同于早期识字,等同于教幼儿看图指认文字、复述故事的观念;改变越俎代庖,把幼儿当作活动的配角,用问题牵着幼儿的鼻子走,让幼儿围着教案转的传统教学模式。 
   在绘本教学活动《大熊的拥抱节》中,应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与以往的“看图讲述”和“故事教学”,也没有机械式地教幼儿认读某些文字,她非常明确“幼儿是阅读活动的主体”,将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早期阅读教育的重点。通过集体阅读和自主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图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想象,并且尊重每个幼儿参与阅读教育活动的权利,使幼儿真正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人,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阅读教育活动的机会,使之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实现阅读能力和习惯的自我发展,成为真正的自我阅读者。 
  策略之二: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绘本 
  一个好的绘本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积极思考。优秀的绘本有很多,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绘本都带给孩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孩子有最多的收获,这就需要教师深刻挖掘绘本的内涵点,然后带给孩子。曾经为了上一个绘本教学活动而去书店找书,当看到玲琅满目的绘本时,往往会迷失方向难以抉择,而最终选择自己觉得好的绘本。所有我觉得通常老师们对于教材的选择和定位大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认为孩子们应该学些什么,或是和自己的个人兴趣相联系,选择自己比较偏爱的,觉得孩子可能喜欢的内容下手,往往教学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孩子们没有兴趣,无话可说或根本不想说,师幼互动陷入僵局。基于以上情况,我们一方面应该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挖掘教材,选择合理、合适的,被孩子们所生活中的内容,如孩子感兴趣的小动物的故事、熟悉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故事、科学类等。也可以让幼儿从家里带来绘本,同伴之间相互介绍、交流,能较好地引起孩子们的共鸣。此外,同事之间可以相互推荐好绘本,探讨绘本故事的隐含的价值,对绘本的理解挖掘得深一些,对我们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亮点的把握有很大的帮助。 
  应老师选择的《大熊的拥抱节》,是一本非常经典的绘本。选择了幼儿非常熟悉的小熊,生动幽默地描述了大熊喜欢欺负小动物,小动物们都不喜欢它,拥抱节的时候大家都没有人和拥抱,最后小熊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小动物们都愿意和它拥抱的故事。其中封面就引人入胜,画面充满戏剧效果,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随着翻页的节奏,幼儿自然而然地受到绘本魅力的感染与熏陶,连我们老师也被整个故事吸引。除了精心构思的情节,绘本中画面的结构安排、细节的埋伏、造型的设计都是围绕孩子阅读的感觉来设置的,是连接孩子想象力的重要通道。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明白了朋友之间应互相宽容、相互珍惜,对孩子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启发、引导作用。 
  策略之三:进行积极地引导和有效地提问 
   
教师巧设引导和提问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把他们从某种抑制状态中激奋起来,激发他们想说的欲望。每个幼儿都具有与众不同的想象空间,欣赏同一个故事时,不同的幼儿会有不同的感受,他们以自己独立的想象和思维进行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想想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总是觉得孩子年龄小,需要多说、多问,生怕孩子听不懂、学不会,不知不觉中提问变得反复、啰嗦、无效,虽然说了一大通,但幼儿还是不能反应其中的要点。有的教师习惯问“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些问题,虽然能营造当时的气氛,看似热闹,实际上没什么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在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时要进行积极地引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特别要关注绘本故事中的细节,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绘本,从而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精炼又能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幼儿主动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避免“一问扯千里”或“一问打死一棒子”的现象。 
  如在绘本教学《大熊的拥抱节》中,应老师一开始就以一幅大熊拥抱节的画面呈现在孩子面前,让孩子们猜想“什么是拥抱代表什么,非常自然、巧妙又有效的提问,顺利地打开了这(100是什么意思?)――引导幼儿观察;大熊在想什么?100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来过拥抱节,你想和多少个人拥抱?应老师的引导和提问就是如此精炼和有效,紧紧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跟着老师的思路,想说、愿意说、有话说。   

策略之四:提供幼儿自主阅读的机会 
  孩子是阅读的主体,他们对阅读绘本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多时候教师应提供给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时间、思考时间,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绘本教学中提供孩子自主阅读的机会相当重要,丰富的画面能刺激孩子的视觉,激发他们大胆想象,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自主性得到较好体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在《大熊的拥抱节》绘本教学中,集体理解故事开头后,应老师设置悬念,引导幼儿把目光关注到自己的绘本上,幼儿阅读绘本的目的性增强了,他们带着问题自主在绘本中寻找答案。因此,孩子们在阅读时充满好奇又欣喜,一个个看得非常认真投入,阅读习惯也很好。老师从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故事中角色的表情、动作,由此帮助幼儿更深入地体验角色的情感。 
  读完一遍后,教师引导幼儿集体来看这本书,因为孩子们已经初读了一次,所以积极性很高。由于故事的情节都是由幼儿自己通过对绘本的观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推理、想象出来的。因此,幼儿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原来理解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层次。结束后,再集体来边听录音边和同伴合作欣赏绘本,这时候,孩子们对绘本内容已经非常熟悉,一边翻书还一边跟着录音轻轻讲述,目光回到了绘本本身。应老师就是这样在课堂上采用不同的形式让孩子充分感知绘本:初读绘本、理解绘本、同伴互读,充分体现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真正成为书的主人。 
  策略之五:展现教师的个人魅力 
  一次成功的教学,不仅仅要有充分的准备,详细的教案,还需要老师具有充分的教学机智。一是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的心理,语言要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表情也要生动活泼,这样更加能引起幼儿的共鸣。二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反应要快,能对幼儿的回答作积极有效的回应,对突发事件能较好的解决。三是教师要善于鼓励幼儿,活动中对孩子的表扬鼓励是很有必要的,能使孩子们更自信,听得更认真,更能激发他们的思维,情感得到更好的发展。  
  如:课堂上,孩子们的回答妙语连珠,很多回答没有在教师的预设中,这就需要老师的课堂教学机智。在这个活动中,应老师能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对幼儿的回答作出积极地回应,并以眼神、表情来回应孩子,给孩子信心,孩子回答完后给予表扬和鼓励,课堂气氛显得非常融洽和谐,这就是课堂魅力所在。 
  绘本教学就是这么充满乐趣,在每次绘本教学过程中总能看到孩子们高举的小手、投入的眼神,感受到参与的热情,听到那充满童趣的回答,感觉绘本教学就像是在孩子们的心底种下了一颗爱阅读的种子。我要不断实践反思,让绘本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余治莹 王林  《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0-4-1

[2]林美琴  《 绘本有什么了不起》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发行  2012-1-1

[3]郝广才   《好绘本如何好》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9-10-0

[4] ()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  《绘本之力》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1

[5] ()松居直   《打开绘本之眼》  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社        2013-6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6页的范围内.

 

 

 

 

附件6

周至县教育局2016年度

教育科研小课题“档案袋”目录

课题立项号:2016XKT--XQJY023                负责人:陈希文               

区县:周至县      单位: 周至县二曲幼儿园     学段:幼儿园

课题名称:《幼儿园中班绘本教学的组织与开展

一、计划性资料

1、立项评审书、立项通知书(复印件)、结题申请书

2、开题报告(课题实施方案)、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二、过程性资料

1、 调查问卷及分析报告              3 份)

2、 测试卷及分析报告                   份)

3、 文献资料                        1 份)

4、 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10 份)

三、总结性资料

1、教学论文                          1 份)

2、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               13份)

3、教育叙事                            份)

4、教学随笔                            份)

5、教学反思                            份)

6、光盘                             1 份)

7、活动照片                         1份)

8、学生活动记录                        份)

9、其他                                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