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2019-05-31 18:08:14)《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临川寺中学
《小石潭记》是一篇经典的山水游记。柳宗元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力渲染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物来抒发自己谪居生活时的悲凉情感。因此,我最终把教学重点确定为体会本文景物的特点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难点则是理解作者的情感及其变化。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改变就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本课的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图文音效渲染,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诵读是文言教学最常用的方法,诵读贯穿课堂始终,通过读准、读懂、读深等层次设计渐次疏通文意,理解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堂上为突破重难点,就是联系柳宗元创作此文的背景资料,结合板书设计,设计口语表达环节,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目前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言之无理,”更谈不上通顺,连贯、得体了。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在课堂上设置精要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尤其是针对作者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大胆表达,结合前后景物的描写,谈谈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与感触,真所谓“一切就景语皆情语”。这一做法及挖掘了文章的主旨。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前一篇:《小石潭记》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