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019-05-31 11:32:09)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临川寺中学   李彩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归类积累积累文言知识。

2、梳理故事情节,理解文体特点

3结合语句明确人物不同的态度及心理。

教学重点:在朗读和分析中落实文言字词的积累。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心理,理解文体及特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播放歌曲《愚公移山》,一曲涤荡心扉的歌曲,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的故事你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去阅读他的故事,感受他的精神。(板书)

二、 朗读课文,概括故事,处理字词,翻译重点句子

1.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

2.抓住波折提问,落实文言字词积累。

预设:为何要移山?这件事好做吗?移山的过程是一帆风顺吗?带了几个人?用什么工具?用了多长时间?结果如何?

(在趣问中落实文言字词、指导学法,朗读积累语感)

三、 探究人物观点,分析人物形象

1. 了解故事的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文中的人物。

学生活动:自主寻找人物 

2. 他们对移山持何态度?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家人:纷纷赞同(杂然相许)   

妻子:献疑,语言描写

邻居:孀妻、遗男   跳往助之    动作描写

智叟:笑而止之(对话)傲慢武断   自以为是

众神:撼动,感动(用行动支持、帮助)

3.  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把握好语气,圈画出展现心理态度的关键字。

板书

家人          许(赞同)

妻子          疑(担心)

邻居(遗男)    助(支持)

智叟         \止(嘲笑\反对)

操蛇之神       惧(害怕)

天帝         感(感动)

愚公:大智若愚、坚定执着、感天动地、令人敬佩

四、 了解文体:

1、寓言故事=故事+道理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一般不多,但是言简意赅,意蕴深长

2.寓言的发展历程简介

寓言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大多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就常用寓言阐明道理,留存下许多当时的优秀寓言。同学们能举一些例子吗?能说说它们的寓意吗?

五、 思考理解本文寓意。

交流讨论:你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

预设:1.坚持不懈,定可成功   

       2.人能胜天,毅力惊人   

3.敢于挑战,伟大气魄

六、拓展延伸

活动:我看愚公行为

七、 作业:课堂检测习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