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019-05-31 11:32:09)《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临川寺中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归类积累积累文言知识。
2、梳理故事情节,理解文体特点。
3、结合语句明确人物不同的态度及心理。
教学重点:在朗读和分析中落实文言字词的积累。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心理,理解文体及特。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
播放歌曲《愚公移山》,一曲涤荡心扉的歌曲,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的故事你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去阅读他的故事,感受他的精神。(板书)
二、
1.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
2.抓住“波折”提问,落实文言字词积累。
预设:为何要移山?这件事好做吗?移山的过程是一帆风顺吗?带了几个人?用什么工具?用了多长时间?结果如何?
(在趣问中落实文言字词、指导学法,朗读积累语感)
三、
1.
学生活动:自主寻找人物
2.
家人:纷纷赞同(杂然相许)
妻子:献疑,语言描写
邻居:孀妻、遗男
智叟:笑而止之(对话)傲慢武断
众神:撼动,感动(用行动支持、帮助)
3.
板书
家人
妻子
邻居(遗男)
智叟
操蛇之神
天帝
愚公:大智若愚、坚定执着、感天动地、令人敬佩
四、
1、寓言故事=故事+道理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一般不多,但是言简意赅,意蕴深长。
2.寓言的发展历程简介
寓言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大多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就常用寓言阐明道理,留存下许多当时的优秀寓言。同学们能举一些例子吗?能说说它们的寓意吗?
五、
交流讨论:你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
预设:1.坚持不懈,定可成功
3.敢于挑战,伟大气魄
六、拓展延伸
活动:我看愚公行为
七、